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鬓棗的意思、鬓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鬓棗的解釋

亦作“髩棗”。古代婦女發具之一。形如棗核,因以名之。 唐 宇文氏 《妝台記》:“ 梁簡文 詩:‘同安鬟裡撥,異作額間黃。’撥者,捩開也。婦女理鬟用撥,以木為之,形如棗核,兩頭尖尖,可二寸長,以漆光澤,用以鬆髩,名曰髩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鬓棗”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鬓棗(拼音:bìn zǎo)指古代婦女的一種發飾,形似棗核,主要用于整理或固定鬓發。其名稱來源于形狀特征,因兩端尖、中間圓潤如棗核而得名。

詳細說明

  1. 形制與用途
    據記載,鬓棗多用木制,長約二寸(約6-7厘米),表面塗漆使其光滑。使用時插入發髻中,幫助松散或調整鬓發的造型。

  2. 曆史記載
    唐代宇文氏《妝台記》提到:“婦女理鬟用撥,以木為之,形如棗核,兩頭尖尖……名曰髩棗。” 說明其至少在唐代已作為常見發具使用。

  3. 别稱與寫法
    該詞亦寫作“髩棗”,屬于古代妝發文化的具體物象,反映了傳統女性對發型細節的重視。

補充說明

需注意,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形容白發如棗色”,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誤讀,建議以“發具”釋義為主。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發飾文化,可參考《妝台記》等文獻或博物館實物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鬓棗》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人的太陽穴和眉毛之間的部位。現在我來給你詳細解釋一下。 首先,它的拆分部首是“鬓”和“棗”,其中,“鬓”的部首是“鬓”,“棗”的部首是“木”。它的總共有12個筆畫,其中“鬓”部分有9個筆畫,而“棗”部分有3個筆畫。 從來源方面來看,鬓棗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由人們對人體形象特征的稱謂而來。鬓棗一詞的繁體為「鬢棗」。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鬓棗的寫法會略有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鬓」的古代寫法為「髩」,「棗」的古代寫法為「棗」。這些古代寫法是在形狀和結構上與現代寫法有所區别。 以下是一些使用鬓棗這個詞的例句: 1. 她把一縷長發梳到了鬓棗上。 2. 他額上的鬓棗微微有些發白。 關于組詞方面,鬓棗可以作為一個詞語單獨使用,沒有特定的常見組詞。而它的近義詞可能是太陽穴,眉心等描述這一部位的漢字。 至于反義詞,鬓棗本身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描述一個特定的部位,很難找到與之相反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