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縱的意思、離縱的詳細解釋
離縱的解釋
謂不同流俗。縱,“ 縰 ”的訛字。《荀子·非十二子》:“以不俗為俗,離縱而跂訾者也。” 楊倞 注:“離縱謂離於俗而放縱……或曰縱當為縰,傳寫誤耳。縰與纚同,步也。”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後説謂縱為縰之誤,是也。《莊子·在宥篇》:‘儒墨乃始離跂攘背乎桎梏之間。’離跂,疊韻字。《荀子》雲‘離縰而跂訾’,離縰跂訾,亦疊韻字,大抵皆自異於衆之意也。”一說離開衆人。 楊倞 注:“離縰,謂離於俗而步去。”
詞語分解
- 離的解釋 離 (離) í 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分開,分别:分離。離别。離開。離散(刵 )。離職。離異。離間(刵 )。支離破碎。 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 八卦之一,代表火。 古同“罹”
- 縱的解釋 縱 (縱) ò 放:縱虎歸山。縱火。 放任;不拘束:放縱。縱目四望。縱情。縱觀全局。 身體猛然向前或向上:縱身。 即使:縱然。縱使。縱令。 豎,直,南北的方向,與“橫”相對:縱橫交錯。縱橫捭阖(指在政
專業解析
“離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義兩個層面來理解:
-
本義:脫離約束,自由行動
- “離”指分離、離開,“縱”指放縱、不受拘束。組合起來,“離縱”最基本的意思是指脫離某種束縛、規矩或常态,行為變得自由放縱,不受拘束。它描述的是一種從原有狀态中解脫出來,進入一種相對自由甚至放任的狀态。
- 例如:形容人擺脫了禮教的束縛,行為變得自由不羁;或者指事物脫離了常規的軌道或狀态。
-
引申義:行為放縱,不循規蹈矩
- 在具體的語境中,“離縱”常常帶有一定的貶義色彩,強調這種脫離約束後的行為是過分的、不合禮法或常規的,即“放縱”。它不僅僅指自由,更指一種缺乏節制、不守規矩的狀态。
- 例如:形容人行為放蕩不檢點;或者指思想、言論過于離經叛道。
“離縱”的核心含義是脫離束縛、自由放縱。它既可以中性或略帶褒義地描述擺脫桎梏的狀态,但更常見的是帶有貶義,指代行為放縱、不守規矩、不合禮法。它是一個比較書面化、帶有一定文言色彩的詞語。
權威參考來源: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 該詞典作為漢語規範詞典的代表,對詞語的釋義具有權威性。其對“離縱”的釋義側重于“放縱、不受約束”的含義。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官方網站 (請注意,具體詞條需查閱紙質版或官方授權電子版,此處提供詞典官方信息源鍊接)。
- 《辭海》(第七版) - 上海辭書出版社: 作為大型綜合性辭典,《辭海》的釋義更為詳盡,通常會結合詞源和用例進行解釋。其對“離縱”的解釋會包含“脫離約束”的本義和“行為放縱”的引申義。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官方網站 (同樣,具體詞條需查閱出版物)。
- 古代文獻用例(如《後漢書》): “離縱”一詞在古代典籍中已有使用,例如《後漢書·逸民傳序》中提到某些隱士“或隱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亦雲性分所至而已。故蒙恥之賓,屢黜不去其國;蹈海之節,千乘莫移其情。適使矯易去就,則不能相為矣。彼雖硁硁有類沽名者,然而蟬蛻嚣埃之中,自緻寰區之外,異夫飾智巧以逐浮利者乎!荀卿有言曰‘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也。漢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蘊藉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毀冕,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揚雄曰:‘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言其違患之遠也。…離縱放逸,不羁于俗。” 這裡的“離縱放逸”即指(隱士們)超脫世俗約束,行為自由放達。這為理解該詞的曆史用法和内涵提供了重要依據。來源: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或權威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需訂閱訪問)。
網絡擴展解釋
“離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
基本釋義
讀音為lí zòng,原指不同流俗、自異于衆 的行為或态度。其中“縱”為“縰”的訛字(傳寫錯誤)。
-
文獻出處
源自《荀子·非十二子》:“以不俗為俗,離縱而跂訾者也。”楊倞注提出兩種解釋:
- 一說“離縱”即脫離世俗而放縱;
- 另一說認為“縱”應為“縰”(與“纚”同義,表“步”),指離俗獨行,強調特立獨行。
-
語言結構
王念孫在《荀子集解》中指出,“離縰”與“跂訾”均為疊韻詞,共同表達刻意與衆人保持距離 的意味,類似《莊子》中“離跂”的用法。
-
引申理解
該詞可理解為通過行為或思想上的疏離,彰顯自身不同于常人的姿态 ,帶有對世俗規範的批判或疏遠色彩。
“離縱”核心内涵是主動脫離世俗常規以标榜自我 ,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行為放縱還是精神獨立。
别人正在浏覽...
矮星百樣玲珑棒棒糖變節長患茺蔚翠麟誕節瞪服甸官貂鼲杜魄二三其德販舂輻分高行煌耀化子火王夾剪鑒機識變記籍繼繼承承積烈津脈衿纓系繩肌體舉止自若刊闆诳赫坤伶苦行頭陀廉明公正陵溪漏甕沃焦釜賂田買榜麻積秘記缪節内學泥首潑辣潛曜乞祠輕蹻窮陋氣撲撲敧傾冉耕之疾容器傷麟士胄殊形妙狀剔抉聽見風就是雨宛似五丈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