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arse food] 粗糙的飯食
粗惡的飯食。《韓非子·五蠹》:“﹝ 堯 ﹞糲粢之食,藜藿之羹。” 漢 王符 《潛夫論·實貢》:“夫説粱飯食肉,有好於面目,而不若糲粢藜烝之可食於口也。”
“粝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由“粝”和“粢”兩個單字組成,均與古代糧食相關:
粝(lì)
指未經精加工的糙米或粗糧。《史記·李斯列傳》中“粝粢之食”即用此意,形容粗糙的飲食。古時貧者常食,與“精米”形成對比。
粢(zī)
原指古代祭祀用的谷物(如稷、粟),後泛指粗劣的糧食。如《左傳》中“粢粻”即指粗米。
合義:
“粝粢”組合後,泛指粗劣的飯食,常用來描述生活簡樸清苦的狀态。例如《韓非子》中用“粝粢之食”形容隱士安貧樂道的生活方式;宋代詩詞中也借“粝粢”表達甘于清貧的志向。
使用場景:
現代多用于文學作品或曆史叙述中,體現人物淡泊物質、克己奉公的形象,例如:“居官清廉,粝粢自甘”。需注意該詞屬于書面雅語,日常口語極少使用。
《粝粢》是一個漢字詞,意為粗糙、簡樸、樸實。表示事物簡單樸素,不華麗,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素質純樸。
《粝粢》的拆分部首是米字旁(米)和目字旁(目),其總筆畫數為12。
《粝粢》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魏頌·粢飛》。在古代,人們使用粝粢一詞來形容節儉和樸素的生活方式。
《粝粢》的繁體字寫作「粝粢」,拆分部首和筆畫數不變。
古代的《粝粢》寫法略有變化,其寫作「粝粺」,拆分部首和總筆畫數保持不變。
1.他的生活态度一直都很粝粢,從不奢華。
2.這件家具雖然粝粢簡陋,但卻有一種質樸之美。
粝粢的相關詞彙有:樸素、質樸、素雅、儉樸、簡樸。
粝粢的近義詞有:淳樸、質樸、簡陋、樸實。
粝粢的反義詞有:華麗、奢華、繁複、浮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