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梨花。 元 陳樵 《玉雪亭》詩之一:“梨雲柳絮共微茫,春入園林一色芳。” 清 馮珍 《滿江紅》詞:“昨夜梨雲,驀卷得、東風剗地。”
(2).指梨花雲。用 唐 王建 夢見梨花雲事典。 明 高啟 《題<美人對鏡圖>》詩:“曉院鹿盧鳴露井,玉人夢斷梨雲冷。” 清 袁于令 《西樓記·病晤》:“夢影梨雲正茫茫,病不勝嬌嬾下牀。”詳“ 梨花雲 ”。
“梨雲”是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指梨花本身
字面意義為梨樹的花,常見于古典詩詞中描寫春景。例如元代陳樵《玉雪亭》詩中的“梨雲柳絮共微茫”,以及清代馮珍詞作中的“昨夜梨雲”,均以“梨雲”代指梨花盛開的景象。
比喻如梨花般的雲彩
源自唐代詩人王建的典故,傳說其夢中見“梨花雲”,後成為形容雲朵潔白輕盈、似梨花飄散的意象。明代高啟《題<美人對鏡圖>》中“玉人夢斷梨雲冷”,便借“梨雲”渲染清冷唯美的氛圍。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背景或典故細節,可查閱古籍或權威文學解析資料。
《梨雲》是一個詞,它指的是梨果狀的雲朵。當天空中出現像梨子一樣的雲朵時,就可以用這種形象來形容。
《梨雲》一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和雲。它的筆畫數為11畫。
梨雲一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十一年》:“夏六月,雲如梨。”這裡描述了夏天六月份天空中的雲朵形狀像梨子。後來逐漸形成了一個成語。
在繁體中,“梨雲”一詞的寫法和簡體相同,沒有特别的變化。
在古代寫漢字的時候,梨雲一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還是由木和雲兩個部分構成的。
1. 夏天的晴朗天空中,飄過了幾朵梨雲。
2. 青山腳下,梨雲翻滾,美不勝收。
梨花、雲朵、白雲、層雲、烏雲
雲朵、白雲、層雲
晴空、碧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