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李漁的意思、李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李漁的解釋

[Li Yu] (1611—約1680) 字笠鴻、谪凡,號笠翁,明末清初蘭溪(現在浙江省蘭溪縣)人,戲曲理論家,作家。除《一家言》外,還著有《笠翁十種曲》(傳奇)、短篇小說集《十二樓》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李漁(1611—約1680),字笠鴻、谪凡,號笠翁,明末清初浙江蘭溪人,是著名的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及美學家,被後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東方莎士比亞”。

一、生平背景

  1. 早年經曆
    李漁生于江蘇如臯藥商家庭,自幼聰穎,母親效仿“孟母三遷”助其專注學業。早年參加科舉,但屢試不第,最終放棄仕途,轉向文學創作。
  2. 隱居與創作
    經曆家道中落後,他隱居浙江伊山别業,後組織家班戲班巡演,積累戲劇實踐經驗,并專注于著述。

二、主要成就

  1. 戲劇理論與作品
    • 提出系統的戲劇理論,強調“結構第一”,主張戲劇應貼近生活,收錄于《閑情偶寄》。
    • 創作《笠翁十種曲》(如《風筝誤》《比目魚》)及短篇小說集《十二樓》《無聲戲》,以诙諧諷刺風格著稱。
  2. 文學與美學貢獻
    • 倡導休閑文化,注重生活美學,涉及園林、飲食等領域。
    • 批閱《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參與編撰《芥子園畫譜》,影響深遠。

三、曆史評價

李漁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其理論為後世戲劇發展奠定基礎,作品兼具文學性與通俗性,至今仍受推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李漁》的意思

《李漁》是一個有着深遠文化底蘊的詞語,它指的是明代文學家張岱的字。李漁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學造詣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名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李漁》這個詞彙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樹木有關,它的拆分筆畫為: - 木:3畫(左右兩部分各算一畫,中間的橫線算一畫) - 大:3畫 - 水:4畫 - 點:1畫

來源

《李漁》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這個名字來源于張岱,他的字為漁翁,故人們簡稱其為李漁,以示敬意。

繁體

《李漁》的繁體字為「李漁」。在繁體字形式中,「漁」的「水」部分由「漁」中的「水」替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李漁》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明代古文字形為例,「李漁」的寫法為「李漁」,在這個時期,漢字的字形發生了一些變化。

例句

1. 張岱的文學作品充滿了李漁的風采和魅力。 2. 他的寫作風格充滿了李漁的影響。

組詞

與《李漁》相關的組詞: - 漁翁:指喜歡垂釣的人。 - 漁歌:形容漁民垂釣時唱的歌曲。

近義詞

《李漁》的近義詞: - 張岱:張岱亦為該詞的原名,為同一個人的不同稱謂。 - 漁翁:字面意義上與李漁相同,表示喜歡垂釣的人。

反義詞

《李漁》的反義詞: - 文山會海:與李漁的獨特寫作風格相對,指的是大量的、瑣碎的文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