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言辨白的意思、離言辨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言辨白的解釋

分析文句,辨别文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世之作者,或好煩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離言辨白,分毫析釐者。所習不同,所務各異。” 詹鍈 義證引 潘重規 《讀<文心雕龍>劄記》:“按‘白’疑當作‘句’,形近之訛……又《麗辭》篇雲:‘至 魏 晉 羣才,析句彌密,聯字合趣,剖毫析釐。’皆與離言辨句之旨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離言辨白”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分析文句結構,辨别文章深層含義。常用于形容對文本的細緻解讀,強調通過拆解語言形式來理解文意。

  2. 讀音與結構
    拼音為lí yán biàn bái,屬于并列式四字成語,前後兩組詞(“離言”與“辨白”)均體現對文本的解析過程。

二、出處與學術讨論

  1.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原文對比了兩種寫作風格:一類作者偏好繁複文采,另一類則注重逐句分析(“分毫析釐”)。

  2. 文字考據争議
    學者潘重規在《讀<文心雕龍>劄記》中提出,“白”可能是“句”的形近誤字。這一觀點認為“辨句”更符合上下文語境,但主流解釋仍沿用“辨白”。

三、應用場景

適用于文學批評、古籍研究、語文教學等領域,例如:

四、補充說明

此成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學術讨論或特定語境中。如需深入了解,可參考《文心雕龍》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離言辨白的意思

《離言辨白》是一個成語,意指離開言語或語言後,就能準确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人聽後明白白。

部首和筆畫

《離言辨白》的部首是言(yán),它包含6個筆畫。

來源

《離言辨白》最早出現在《周易·乾象傳》中,原文是“離言辨辯”。後來,辨白兩字被合稱為一詞,作為成語使用。

繁體

《離言辨白》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離言辨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辨字的舊詞義是解釋、闡明,白字的舊詞義是白色、明亮。因此,《離言辨白》古時候的寫法對應的意思是“離開言語後解釋明亮”。而現代常用的意思則更加強調離開言語後能準确表達自己的想法。

例句

他的演講離言辨白,讓人心領神會。

組詞

離别、離開、言辭、白天、辨認等。

近義詞

口吻明白、說話清晰、言不由衷。

反義詞

言不達意、白話冗長、說話含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