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柳枝的意思、柳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柳枝的解釋

(1).柳樹的枝條。 唐 岑參 《送懷州吳别駕》詩:“ 灞上 柳枝黃,壚頭酒正香。” 元 貫雲石 《殿前歡》曲:“夜啼烏,柳枝和月翠扶疎。”《紅樓夢》第二六回:“不期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鳥栖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避,不忍再聽。” 巴金 《抹布集·第二的母親》:“白的衣服、紅的淨水瓶、綠的柳枝,我都記得很清楚。”

(2).古樂府曲調名。又稱《楊柳枝》。 後蜀 何光遠 《鑒誡錄·亡國音》:“《柳枝》者,亡 隋 之曲。 煬帝 将幸 江都 ,開 汴河 ,種柳……有是曲也。” 宋 張先 《武陵春》詞:“看著嬌妝聽《柳枝》,人意覺春歸。”

(3).詞調名。又稱《楊柳枝》。蓋由樂府橫吹曲《折揚柳》演變而來。有三體:(1)單調,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韻。形似七言絕句,聲律較靈活,平仄不拘定。 前蜀 牛峤 《柳枝》詞五首即用此調。(2)雙調,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為句。平韻。 前蜀 張泌 《柳枝》詞即三、七、三字為句,共三十二實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聲(亦稱“ 和歌 ”)“柳枝”,共十二虛字,合為四十四字。參閱 清 萬樹 《詞律》卷一。

(4).詞曲歌唱時的和聲,無義。 宋 朱敦儒 《柳枝》詞:“ 江 南岸(柳枝), 江 北岸(柳枝),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柳枝)。酒一杯(柳枝),淚雙垂(柳枝),君到 長安 百事違,幾時歸(柳枝)!”

(5).侍姬名。 唐 韓愈 侍姬之名。 宋 陳師道 《後山詩話》:“﹝ 韓愈 ﹞老有二妓,號 絳桃 、 柳枝 。”

(6).侍姬名。 唐 白居易 侍姬 小蠻 善舞,腰似柳枝, 樊素 善歌《楊柳枝》,因以為兩人的昵稱。 唐 白居易 《别柳枝》詩:“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 唐 白居易 《對酒有懷寄李十九郎中》詩:“往年江外抛 桃葉 ,去歲樓中别 柳枝 。”自注:“ 樊 蠻 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柳枝”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信息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植物學概念
    指柳樹的枝條,具有細長、柔韌的特點。古代文獻如《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柳枝因“弱而垂流”得名,與楊枝的“硬而揚起”形成對比。

  2. 藥用與特性
    柳枝嫩芽可作飲湯,花絮隨風飄散,具有實用價值。

二、文學與音樂中的含義

  1. 樂府曲調名
    古樂府曲調《楊柳枝》,源于隋代汴河種柳的典故,後成為亡國之音的象征。

  2. 詞調名
    由樂府橫吹曲《折楊柳》演變而來,常見三種格式:

    •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七言(如牛峤《柳枝》詞);
    • 雙調四十字,上下片以七、三字交替(如張泌詞)。

三、比喻與象征意義

  1. 形容柔弱事物
    成語中比喻脆弱之物,如《左傳》以“柳枝”象征女子的嬌弱。

  2. 詩詞意象
    宋詞中常作為和聲使用(如朱敦儒《柳枝》詞),增強韻律而無實義。

四、其他特殊用法


以上信息綜合了植物學、文學、曆史等維度,完整内容可參考相關古籍及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柳枝》的意思

《柳枝》是指柳樹的枝條,也可以用來比喻柔軟細長的東西。

拆分部首和筆畫

《柳枝》的拆分部首為木和艹,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柳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柳樹是中國傳統園林中常見的植物之一,因其枝條柔軟,經常被用于修剪成各種造型。柳枝也象征着春天和生機。

繁體

柳枝的繁體字為「柳枝」,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柳枝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寫法,柳字的舊字體為「尞」,枝字的舊字體為「支」。

例句

1. 春風拂面,柳枝搖曳。

2. 彩蝶停在柳枝上,山水如畫。

組詞

1. 柳樹:指的是柳樹這種植物。

2. 柳葉:指的是柳樹的葉子。

近義詞

1. 柳條:與柳枝的意思相同,指柳樹的枝條。

2. 柳枝條:與柳枝的意思相同,也指柳樹的枝條。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來判斷,例如硬梆梆、剛硬的東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