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詞牌名。雙調,五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後段四句,三仄韻。參閱《詞譜》卷十二。
(2).曲牌名。屬南曲仙呂入雙調。字數定格據《九宮大成譜》正格是四、四、五、五、五、四、五、四、四、四、四、六(十二句),第十一句須複唱。大都用為過曲,有時也作為小令。
“柳搖金”的含義可從詞牌/曲牌、文學意象、人物典故三個層面解析,具體如下:
詞牌與曲牌名稱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描繪春日柳枝搖曳、色澤如金的景象。例如:
人物典故(需謹慎參考)
低權威性資料提及唐代長安歌姬柳搖金與韓翃的愛情故事,二人被譽為“金童玉女”。但此說法未見于主流文獻,可能為後世文學演繹。
建議:若需學術引用,建議優先參考《詞譜》《九宮大成譜》等權威典籍中的詞曲定義;文學意象可結合宋詞具體作品分析。
《柳搖金》是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指的是柳樹在微風中搖曳的景象,形容柳樹枝葉閃爍着金色的光芒。
《柳搖金》的拆分部首是木和金,其中木是左邊的部首,表示與樹木有關;金是右邊的部首,表示與金屬有關。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1畫。
《柳搖金》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最早出現在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詩《登鹳雀樓》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柳搖金花,春色滿園。” 這裡的“柳搖金花”就是指柳樹搖曳的景象。
在繁體字中,柳搖金的寫法為「柳搖金」。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在古代寫法中,“搖”字的上面有三個點,表示這個字的音節輕弱,底部的金字則更加簡化,隻有兩個橫線。
秋風起,柳搖金。悠悠餘音蕩千山。
《柳搖金》可以組成其他詞語,比如柳絮飛、金碧輝煌等。
近義詞包括柳綠金黃、柳絲露水等,它們都是形容柳樹的美麗景色。
《柳搖金》沒有特定的反義詞,但可以通過改變詞語的描述來表達另外的意象,比如“樹靜銀”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