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溢。 唐 吳筠 《思還淳賦》:“始涓涓於濫觴,終浩瀚以流羨。”
“流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充溢,多用于形容事物從初始的細微狀态逐漸積累、擴展至充盈或浩瀚的形态。以下是具體解析:
基本釋義
根據多個來源的考證,“流羨”指液體或抽象事物的滿溢、充滿狀态。例如,唐代吳筠在《思還淳賦》中寫道:“始涓涓於濫觞,終浩瀚以流羨”,描述水流從源頭細流逐漸彙聚成浩瀚之勢,引申為事物由小到大的積累過程。
構詞分析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古文語境,常見于描述自然現象(如水流、雲霧)或抽象概念(如情感、思想)的充盈與擴散,帶有一定的詩意色彩。
權威性參考
盡管多數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但多個獨立來源(包括古籍引用)均指向相同解釋,可确認其釋義的可靠性。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或詞義演變,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流羨》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流連忘返”或“留戀”。在描述人們對某種事物或情景感到十分喜愛、難以離開的時候,常常會使用這個詞。
《流羨》包含兩個部首:水(氵)和羊(⺶)。它總共由12個筆畫組成。
《流羨》是由兩個完整的漢字組合而成的造詞。它的意思是“流連(流連忘返)”和“羨慕(豔羨)”的結合,用來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迷戀。
在繁體字中,《流羨》的寫法是「流羨」。
在古代漢字中,《流羨》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它的基本結構和意義并沒有太大變化。
1. 我對這座城市的美景感到流羨,真希望能常常來這裡。
2. 他對這個工作很流羨,每天都充滿熱情地投入其中。
1. 流連忘返
2. 流連忘反
3. 流連忘返的美景
4. 流連不舍
5. 流連忘返的心情
1. 癡迷
2. 着迷
3. 愛戀
4. 沉醉
5. 珍愛
1. 厭倦
2. 冷漠
3. 不喜歡
4. 不留戀
5. 反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