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齊的意思、六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齊的解釋

我國古代創制的六種銅錫比例不同的合金配方。 唐 張說 《蒲津橋贊》詩:“賦 晉國 之一鼓,法《周官》之六齊。”

漢高祖 劉邦 封其子 劉肥 為 齊王 ,至 惠帝 時,乃分 齊 為六,分封 肥 之六子: 将闾 為 齊王 , 惠 為 濟北王 , 賢 為 菑川王 , 雄渠 為 膠東王 , 邛 為 膠西王 , 辟光 為 濟南王 ,稱“六 齊 ”。《漢書·鄒陽傳》:“彊 趙 責於 河間 ,六 齊 望於 惠後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六齊”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青銅冶煉術語(主要含義)

指中國古代青銅器鑄造中六種銅錫合金的配比标準,最早記載于《周禮·考工記》。根據用途不同,合金比例分為:

  1. 鐘鼎之齊:銅六錫一(銅占85.7%,錫14.3%),用于鑄造禮器。
  2. 斧斤之齊:銅五錫一(銅83.3%,錫16.7%),用于工具。
  3. 戈戟之齊:銅四錫一(銅80%,錫20%),用于兵器。
  4. 大刃之齊:銅三錫一(銅75%,錫25%),用于劍類利器。
  5. 削殺矢之齊:銅五錫二(銅71.4%,錫28.6%),用于箭镞。
  6. 鑒燧之齊:銅錫各半(各50%),用于鏡面鑄造。

這一分類體現了戰國時期對金屬性能與用途關系的科學認知,是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的重要成就。


二、曆史分封概念

漢惠帝時期,将原齊國轄地分為六部分,分封給劉肥的六個兒子(劉将闾、劉惠等),史稱“六齊”。此用法多見于特定曆史文獻,現代較少使用。


使用注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六齊》的意思

《六齊》是一個中文詞彙,它可以指代兩個不同的含義。

一種含義是指春秋時期的齊國和六個相鄰的小國(包括曹、衛、杞、郯、莒和鄄)的總稱。這六個小國被稱為六齊。

另一種含義是指中國古代的樂器,它由六根大小不同的竹管組成,吹奏時發出悅耳動聽的音樂。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六齊》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六(liù)和齊(qí)。

六的部首是八,它包含7個筆畫;齊的部首是齊,它包含20個筆畫。

來源

六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春秋時期。六齊是指齊國和六個相鄰小國的總稱。這個概念與當時中國的政治地理有關。

繁體

六齊的繁體字是「六齊」,它們與簡體字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六齊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并不是現在的樣子。

六的古字形是「⺛」,讀音是「liù」。

齊的古字形是「齊」,讀音仍然是「qí」。

例句

1. 春秋時期,齊國和六個小國形成了六齊聯盟。

2. 這位音樂家非常善于演奏六齊。

組詞

一齊、齊心、齊頭并進、齊備、齊全。

近義詞

協力、一同、齊聲。

反義詞

分離、分裂、不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