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下惠 的别稱。 三國 魏 嵇康 《蔔疑集》:“時移俗易,好貴慕名, 臧文 不讓位於 柳季 , 公孫 不歸美於 董生 。”《三國志·蜀志·郤正傳》:“狹 屈氏 之常醒,濁 漁父 之必醉。溷 柳季 之卑辱,褊 夷叔 之高懟。” 晉 潘嶽 《西征賦》:“嗟鄙夫之常累,固既得而患失。無 柳季 之直道,佐士師而一黜。”參見“ 柳下惠 ”。
“柳季”是曆史人物柳下惠的别稱,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與來源
“柳季”指春秋時期魯國賢士柳下惠(姓展名獲,字禽),因其封地在“柳下”,谥號為“惠”,故後世以“柳下惠”尊稱。而“柳季”中的“季”可能與其排行或表字相關,但具體來源暫無明确記載。
曆史文獻中的引用
人物背景補充
柳下惠以道德修養著稱,典故“坐懷不亂”即源于他。古人常以“柳季”代稱,借其形象表達對高潔品行的推崇。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文、詩詞或曆史評述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但研究古典文獻時仍需注意其代指含義。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三國志》等權威文獻(來源:、)。
《柳季》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每年柳樹開花的季節。在中國,柳樹是春天來臨的象征,它的嫩綠色芽葉與細長的枝條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柳季》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木(mù)和子(zǐ)。其中,木表示與植物有關,而子表示季節的意思。根據這個拆分,柳季可以理解為柳樹生長的季節。
按照筆畫來看,《柳季》這個詞總共有10畫,其中木部有4畫,子部有6畫。
《柳季》這個詞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柳樹在中國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它常常出現在古代詩詞中。柳季一詞則是由古代文人和詩人創造并廣泛使用的。
在繁體字中,柳季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變化。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柳季的字形有所不同。柳字的上半部分曾被寫成"⺍",下半部分則保持不變,而子字的寫法則與現代漢字一樣。這種古代寫法仍然存在于一些古籍和碑刻中。
例句:春天的柳季來臨了,大街小巷都被綠意所籠罩。
組詞:柳樹、春季、四季、柳枝
近義詞:柳葉、柳綠、春意、綠意
反義詞:寒季、冬季、凋謝、幹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