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稱“ 六位 ”。以《易》之每卦為六畫,故名。《易·說卦》:“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疊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易·乾》“元亨利貞” 唐 孔穎達 疏:“初有三畫,雖有萬物之象,於萬物變通之理猶有未盡,故更重之而有六畫,備萬物之形象,窮天下之能事,故六畫成卦也。” 宋 範仲淹 《<易>兼三材賦》:“大哉,《易》以象設,象由意通,兼三材而窮理盡性,重六畫而原始要終。”參見“ 六位 ”。
“六畫”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源于《周易》的卦象結構,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周易》每卦由六條爻(即“六畫”)組成,象征天、地、人三才各分陰陽兩儀,故稱“六畫成卦”。例如《易·說卦》提到:“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構成原理
每卦的六畫對應“六位”,即六個爻位,通過陰陽交替(如剛柔、動靜)的組合,形成完整的卦象,用以解析萬物變化規律。唐代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進一步解釋:“初有三畫,未盡萬物之理,故重之成六畫,備萬物之象。”
漢字筆畫
在書法或文字學中,可能借指由六筆構成的漢字,但此用法較少見,且多作為對簡潔字形的比喻。
符號象征
部分文獻将“六畫”擴展為泛指一至六的符號系統,用于占卜或哲學推演。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書法實例,可參考《周易》相關注解或漢字結構研究資料。
《六畫》是一個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下面将詳細介紹該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六畫》的意思是指一個漢字包含六個筆畫。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漢字的字形特征。
《六畫》這個詞的字形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八(bā)和刀(dāo)。
它的筆畫數為六個,分别是:一畫(héng),一畫(héng),一畫(héng),一畫(héng),一畫(héng),一畫(héng)。
《六畫》作為一個詞語源于對漢字的研究。它用來描述漢字的結構和形狀,以便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漢字的特點。
《六畫》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六畫」。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關于《六畫》這個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以下是幾個使用《六畫》這個詞的例句:
組詞:六畫字(描述六畫的漢字)、六畫詞(包含六畫的詞語)。
近義詞:六劃(具有六個筆畫的漢字)、六筆畫。
反義詞:五畫(描述五個筆畫的漢字)、七畫(描述七個筆畫的漢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