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留後的意思、留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留後的解釋

(1).官職名。猶留守、留台。帝王離京留在京師總攝政事之官。《北齊書·鮮宇世榮傳》:“﹝ 武平 ﹞七年, 後主 幸 晉陽 ,令 世榮 以本官判尚書右僕射事,貳右 北平王 北宮留後。”《北史·齊北平王貞傳》:“位 司州 牧、京畿大都督、兼尚書令、録尚書事。帝行幸,總留臺事。積年,後主以 貞 長大,漸忌之……令 馮士幹 劾,繫 貞 於獄,奪其留後權。”參見“ 留守 ”、“ 留臺 ”。

(2).官職名。 唐 中葉後,藩鎮坐大,節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親信将吏代行職務,稱節度留後或觀察留後。亦有叛将推翻統師,自稱留後,而後由朝廷補行正式任命者。《新唐書·兵志》:“兵驕則逐帥,帥彊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捨由于士卒,往往自擇将吏,號為‘留後’,以邀命於朝。”《舊唐書·裴度傳》:“節度副使 王智興 自 河北 行營率師還,逐節度使 崔羣 ,自稱留後。”

(3). 北宋 以後,名漸廢。惟詩文中仍以指稱擁兵抗上的權臣。 柳亞子 《諸将》詩之三:“卻憐代将紛紜日,留後居然節度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留後”是中國古代官職名,其含義和演變可分為以下階段:

  1. 起源與職能 最初指帝王離京時,留在京師代理政務的官員,類似“留守”或“留台”。這一職能在北齊時期已有記載,如《北齊書》提到鮮宇世榮擔任北宮留後。

  2. 唐代藩鎮時期的演變

    • 唐中葉後,節度使常指派子侄或親信代理職務,稱“節度留後”或“觀察留後”。
    • 部分叛将甚至通過兵變自立為留後,迫使朝廷事後追認,如《舊唐書》記載王智興逐節度使崔群後自稱留後。
    • 這一現象反映了藩鎮割據下“兵驕逐帥,帥強叛上”的亂象(《新唐書·兵志》)。
  3. 北宋以後的文學化沿用 官職名在北宋逐漸廢除,但詩文仍用“留後”代指擁兵自重的權臣。例如柳亞子《諸将》詩中以“留後居然節度風”諷刺近代軍閥。

曆史影響
留後制度暴露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勢力的矛盾,尤其在唐代成為藩鎮割據的典型表現。其名稱雖消亡,卻為後世研究古代政治結構提供了重要線索。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留後》的意思

《留後》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事後留下的問題或影響。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留後》這個詞的部首是“田”,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

《留後》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秋水為何出。出自何。何為者乎。聽者代聞之也。故曰:『留後。』”

繁體

《留後》的繁體字為“留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留後》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同樣的意思。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研究和了解。

例句

1. 他的行為嚴重違反了規定,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留後》。

2. 這次的錯誤會給他今後的工作帶來很大的《留後》。

組詞

《留後》常常與其他詞彙組成短語,如:

1. 留後問題

2. 留後影響

3. 留後原因

近義詞

與《留後》意思相近的詞有:

1. 後患(hòuhuàn)

2. 麻煩(máfan)

3. 問題(wèntí)

反義詞

與《留後》意思相反的詞有:

1. 如意(rúyì)

2. 順利(shùnlì)

3. 成功(chénggōng)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