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溜鈎子的意思、溜鈎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溜鈎子的解釋

亦作“ 溜溝子 ”。亦作“ 溜勾子 ”。方言。謂鑽營,奉承。《官場現形記》第四回:“他這人專門替人家拉皮條,溜鈎子。”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二:“看你這張嘴,好會溜溝子。” 康濯 《春種秋收·臘梅花》:“我老三溜勾子,給財主家當狗腿。”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九回:“維持會那些人,也都來溜溝子,捧場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溜鈎子”是一個方言詞彙,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相近但略有差異的解釋:

  1. 基本含義
    字面指「滑動的鈎子」,核心含義為通過不正當手段讨好他人,主要表現為鑽營、奉承(如、3、4)。例如《官場現形記》中提到“溜鈎子”指替人拉關系、說好話的行為。

  2. 延伸用法
    在部分方言中,也暗含偷偷使壞、言行不光明的貶義,例如暗中挑撥或表面奉承實則謀利(如)。但這一用法出現頻率較低,更多文學作品中仍以“奉承”為主。

  3. 使用場景與示例

    • 常用于諷刺阿谀奉承之人,如:“他這人最會溜鈎子,領導說什麼都附和。”(引用的文學作品《山鄉巨變》等)
    • 近義詞:溜須拍馬、阿谀逢迎
    • 反義詞:剛正不阿、直言不諱
  4. 語言特點
    該詞具有口語化和地域性,常見于北方方言,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褒貶。其發音為liū gōu zi,注意“溜”字在此處讀第一聲。

網絡擴展解釋二

《溜鈎子》的意思

《溜鈎子》這個詞是民間俚語,用來形容某個人在某方面耍滑頭、耍小聰明的行為。通常指的是一些不光明正大的手段或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溜鈎子》的拆分部首是金,筆畫數為10。

來源

《溜鈎子》來源于漢字間的聯想和變化。其中,“溜”表示滑動、移動的意思;“鈎子”則指的是彎曲的鈎狀物。結合在一起,以形容一種巧妙狡猾的手段。

繁體

《溜鈎子》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溜鉤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溜鈎子》的寫法可能存在多種形式,其中有些寫法已經不再被使用。

例句

1. 他通過溜鈎子,成功躲過了老師的注意。
2. 這個商家宣傳的方式真是溜鈎子,虛假的承諾。
3. 小明的溜鈎子一點兒都不高明,大家都看穿了他的伎倆。

組詞

溜孔、鈎子、鈎子網、溜滑梯、鈎狀

近義詞

狡猾、詭計、奸詐、耍花招

反義詞

坦誠、直截了當、誠實、正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