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損的意思、厘損的詳細解釋
厘損的解釋
整治裁減。《新唐書·孫伏伽傳》:“是時,軍興賦斂重, 伏伽 數請釐損。”
詞語分解
- 厘的解釋 厘 í 小數名,百分之一:厘米。 單位名(a.長度單位,中國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單位,中國一市兩的千分之一;c.地積單位,中國一市畝的百分之一;d.利率單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計,月利一厘按千分
- 損的解釋 損 (損) ǔ 減少:損失。損耗。損益。增損。虧損。損兵折将。 使失去原來的使用效能:損壞。破損。易損。 使蒙受害處:損害。滿招損,謙受益。 用刻薄的話挖苦人:損人。 刻薄,毒辣:這話太損了。 益增
網絡擴展解釋
“厘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í sǔn,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含義
- 整治裁減:這是該詞的核心含義,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指對事務進行整頓、削減或調整。例如《新唐書·孫伏伽傳》記載:“是時,軍興賦斂重,伏伽數請釐損。”,說明孫伏伽多次請求對繁重的賦稅進行裁減。
2.詞源解析
- “厘”與“損”的構成:
- “厘”:原為古代長度單位(千分之一尺),後引申為“治理、整理”之意。
- “損”:指減少、損失。兩字組合後,強調通過治理來減少冗餘或負擔。
3.其他可能的解釋
- 部分資料(如)提到“微小的損失”這一含義,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對“差之毫厘,損其壽命”等句子的誤讀。建議以“整治裁減”為主流釋義。
4.使用場景
- 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例如讨論古代政策調整、賦稅改革時可能涉及此詞。
“厘損”的權威解釋為“整治裁減”,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等古籍或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厘損的意思
厘損是一個漢字詞語,代表了對某物的微小損耗或損失。它既可以用來形容物品的質量受損,也可以用來指責人們的行為造成的微小損害。
拆分部首和筆畫
厘損的拆分部首是廠,由6個筆畫組成。
來源
厘損一詞最早出現在《九域志》一書中,用來描述明代的一個官職。後來詞義改變,成為了現代漢字詞語。
繁體
厘損的繁體字為釐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厘損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寫法請參考古籍或古代字典。
例句
1. 這件衣服被厘損了一個鈕扣。
2. 不小心在牆上刮了一小塊漆,屬于輕微的厘損。
組詞
厘損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如厘正、厘清、厘定等。
近義詞
厘損的近義詞有微損、輕微損耗。
反義詞
厘損的反義詞是安好、完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