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傾杯灑酒。 明 宋濂 《龍門子凝道記上·終胥符》:“於是瀝觴自誓曰:‘所不能取金印如鬥大者,有如是酒。’言已,拂衣徑去。”
“瀝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龍門子凝道記》等古籍原文或相關文獻。
瀝觞,又寫作溧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豐富的意義。拆分部首為水(氵)和魚(魚),總共有11個筆畫。涵義豐富多樣,可以指代“倒出酒杯中的酒”、“注入酒杯中的酒”、“開啟美好的開始”,同時也可以引申為“開場白”、“序幕”、“預示”等等。
瀝觞這個詞來源于《論語·子罕篇》中的一句話:“瀝滴觞”,字面意思是“滴酒”或“滴滿酒杯”。在古代,宴會上滴酒滿杯被視為吉利的祭酒儀式,傳統上這被視為新年的吉祥之舉,代表了新的開始和好運的希望。
在繁體字中,瀝觞被寫作溧觞,形狀和簡體相似,隻是在部分部首的構造上略有不同。溧觞在繁體字形下保存了更多的古漢字特色,呈現了文化和曆史的豐富内涵。
古時候,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瀝觞的古漢字寫法是:“澧(水的象形)+魚(魚的初文)”。古代漢字的演變經曆了多個時期,字形的變化也隨之而來,而現代漢字則有更規範的寫法。
以下是瀝觞的例句:
與瀝觞相關的組詞包括“瀝血勤勞”、“瀝膽照人”、“觞酒”等。近義詞可以是“開篇”、“開端”、“序幕”,反義詞可以是“結束”、“終點”、“告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