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點滴不漏地告知實情。 清 龍啟瑞 《上梅伯言先生書》:“去冬曾據實瀝情,入告廟堂。”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外夷助剿》:“所有借夷剿賊有害無利各緣由,理合瀝情,由六百裡馳陳,伏乞聖鑒訓示。”《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憶昭樓洪楊奏稿》:“情形甚屬危險,用敢瀝情具禀。”
瀝情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字源和語境中解析:
一、基本釋義
“瀝”本義指液體滴落(如“瀝水”),引申為傾吐、表露;“情”指情感、心意。二字組合後,“瀝情”指将内心情感細緻而真誠地傾訴或表達出來,強調情感流露的懇切與真摯。例如:“瀝情陳詞”即指懇切地陳述心意。
二、字源解析
三、文化内涵
“瀝情”蘊含中國傳統文化中“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毛詩序》)的抒情觀,強調情感表達需如水滴般自然流淌,體現真誠無僞的态度。常見于古典文學,如清代小說《鏡花緣》中“瀝情具奏”,指臣子向君主坦誠進言。
四、權威參考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
“瀝情”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及使用場景可結合搜索結果總結如下:
瀝情(lì qíng)指“點滴不漏地告知實情”,強調詳盡、毫無保留地陳述事實。該詞多用于正式文書中,常見于古代奏折、書信或禀報場景,表達對事件或情況的全面說明。
古代公文與書信:
危急情況說明:
如《憶昭樓洪楊奏稿》中“情形甚屬危險,用敢瀝情具禀”,用于緊急狀況下的如實彙報。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中。如需類似表達,可用“詳盡說明”“如實陳述”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查閱原文或完整出處,可參考清代奏折集或《中西紀事》等史料。
愛賢念舊愛育卑宮菲食撥轉采集層層深入償負齒根出場叢委憺畏大齋颠人吊羊砥德疊頭耑管杜觯風飇府命行同狗彘後土夫人監抄金杵進道若蜷旌斿金吾鳥扃鎖祭祀九還丹老糟頭掠虛臉青鼻腫祿算媚上模态推理牛渚犀農丁拼刺祛逐三冬山岬少縱即逝聲詩詩集傳水銀粉四六骈俪松吹夙日踏翠桃花米調檔提領廷議體順蝸角蚊睫武蠭吳熙載險囏閑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