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箖箊的意思、箖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箖箊的解釋

竹名。葉薄而大。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處女将北見於王,道逢一翁,自稱曰 袁公 。問於處女:‘吾聞子善劍,願一見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隱,惟公試之。’於是 袁公 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橋未堕地,女即捷末。” 晉 戴凱之 《竹譜》:“箖箊,葉薄而廣, 越 女試劍竹是也。” 清 王蘋 《南園》詩:“何處箖箊有敝廬,空存老樹與清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箖箊”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通常與竹子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分字釋義:

    • 箖(lín):指一種竹子的名稱,常見于古籍中,如《廣韻》等韻書記載為竹類植物。
    • 箊(yū/yù):可指竹葉,或另一種竹名,如《說文解字》中提及“箊,竹葉也”。
  2. 組合含義: 兩者連用時,多指代竹子的品種或竹葉的形态。例如左思《吳都賦》中“其竹則篔簹箖箊”,描述竹林繁茂的景象,這裡的“箖箊”泛指竹類。

文獻例證

該詞多見于漢賦或古籍,常與其他竹名并列(如“篔簹”),用于描繪竹林景觀,體現古代文人對自然物的細膩觀察。

注意事項

由于該詞生僻且現代罕用,具體釋義可能因文獻語境而異。若需深入研究,建議查閱《說文解字》《廣韻》等古代字書或相關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箖箊的意思

箖箊(lǐng j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竹篾編織的竹器”。箖箊是一種傳統的竹制工藝品,由細長的竹篾編織而成,形狀一般為長方形,常用于盛放物品或作為家居裝飾。

拆分部首和筆畫

箖箊由竹(⺮,zhú)和卆(zuó)兩個部首組成。

箖的拼音是lǐng,由20劃組成。

箊的拼音是jú,由20劃組成。

來源與繁體

箖箊這個詞的來源已無法考證。目前并沒有發現古代文獻中關于箖箊的記載。

在繁體字中,箖箊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是「箖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多樣,特别是對于一些生僻字,寫法也常常會有差異。然而,關于箖箊的古代寫法目前并無法考證,因為沒有古代文獻提及該字。

例句

1. 我在鄉間小屋裡看到了一隻精美的箖箊,它用來盛放花草,别有一番風味。

2. 這個箖箊編織得非常細膩,工藝非常精湛。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箖箊架、箖箊盒、箖箊編織、箖箊制品、竹箖箊。

近義詞:竹篾器、竹編器。

反義詞:陶瓷器、金屬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