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臨終。《後漢書·盧植傳》:“ 初平 三年卒。臨困,勑其子儉葬於土穴,不用棺椁,附體單帛而已。”
“臨困”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lín kùn,主要含義是“臨終”,即人在生命即将結束時的狀态或時刻。以下是綜合搜索結果的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指生命接近終結的階段,常與遺言、囑托等情景相關。例如《後漢書·盧植傳》記載:“臨困,勑其子儉葬於土穴”,意為盧植臨終前囑咐兒子從簡安葬。
延伸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也可引申為“面臨困境”,但此用法較為少見且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提到“面臨困境”的例句)。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進一步查閱相關古籍或語言學資料。
《臨困》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指面臨困境、困難或危險時的狀态或行為。
《臨困》的部首是“立”(li4),筆畫數為12畫。
《臨困》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具有很高的年代。它的用法在各個曆史時期都有被記錄下來。
《臨困》的繁體字為「臨困」。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臨困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形态也有所變化。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需要進一步研究。
1. 當我臨困時,朋友們都給予了我巨大的幫助和支持。
2. 面對臨困,我并不氣餒,而是積極尋找解決辦法。
臨困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為不同的搭配,例如:
1. 臨困自苦
2. 臨困不懼
3. 臨困出賣
與臨困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面臨困境
2. 處境艱難
3. 陷入困境
與臨困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安定
2. 富足
3. 寬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