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林覺民的意思、林覺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林覺民的解釋

[Lin Juemin] (1887—1911)字意洞,福建省閩侯縣(現在福州市)人,是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之一

詳細解釋

(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福建閩縣(今閩侯)人。曾留學日本,從事反清活動。黃花崗之役時,隨黃興攻打廣東總督衙門,受傷被捕,從容就義。遺有《絕筆書》,充滿了為國犧牲的革命精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林覺民(1887年—1911年4月27日),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烈士。其名字及事迹主要從以下角度進行漢語詞典式的釋義:

  1. 基本釋義

    林覺民,名詞,特指中國清末民主革命志士,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他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以在1911年廣州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中英勇就義及留下感人至深的絕筆《與妻書》而聞名于世。該名字承載了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而舍生取義的革命者形象。

  2. 曆史身份與定位

    林覺民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成員。他早年留學日本,積極投身反清革命活動。1911年4月27日,他參加黃興領導的廣州起義,在進攻兩廣總督衙門的戰鬥中受傷被俘。面對清廷審訊,他慷慨陳詞,宣傳革命主張,後從容就義,時年僅24歲。其事迹被載入中國近現代革命史冊,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先驅人物之一。

  3. 文化象征意義

    “林覺民”一名在中國語境中,已成為革命精神、家國情懷與犧牲奉獻的象征符號。其《與妻書》将個人情愛(對妻子陳意映的深情)與對國家民族的大愛完美融合,字字泣血,情真意切,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情書”之一,也是近代中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文獻。他的名字代表着知識分子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舍小家為大家的崇高品格。

權威參考來源:

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看,“林覺民”不僅是一個曆史人物的姓名,更是一個承載着特定曆史事件(黃花崗起義)、革命精神(愛國主義、犧牲精神)和文化遺産(《與妻書》)的專有名詞,在中國近現代史和文化語境中具有深刻而崇高的含義。其事迹和精神至今仍被傳頌,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網絡擴展解釋

“林覺民”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其含義:

一、作為曆史人物(主要含義)

林覺民(1887—1911)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先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其生平與貢獻如下:

  1. 身份背景
    字意洞,號抖飛,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身書香世家。少年時即反對科舉制度,曾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表達志向。

  2. 革命活動

    • 1907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參與反清活動。
    • 1911年參加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戰鬥中受傷被捕,從容就義,年僅24歲。
  3. 曆史影響
    以《與妻書》聞名,信中49次呼喚妻子“汝”,将個人情感升華為家國大義,提出“助天下人愛其所愛”的革命理想。該文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美情書”。

二、作為成語(存疑解釋)

提到“林覺民”是形容人群密集的成語,但該解釋未見于權威曆史文獻或詞典,可能是對“林林總總”“摩肩接踵”等成語的誤傳。建議優先采用人物釋義。

提示:若需了解完整生平或《與妻書》内容,可查閱、4、8、10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奧援有靈背旮旯兒蒼惶測定闡示攙說呈政揣合錯楚搗鬼打派仗登明短期風涼人風信年華釜钺格保宮梅瓜剖豆分涸澤而漁華銮見告精确度浸浸謹肅荩獻谲妄可怪遼陽鶴林烝六舞面颔弭甯牧字獰悍紐捏譜模籤告巧詐不如拙誠清白青耕契切鵲袍三人六樣話示兒詩歌視蔭守陴束币櫯枋歲數孫息泰羹檀點調弦屠殒頑豔仙人小耳朵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