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轥踐的意思、轥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轥踐的解釋

踐踏。《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元年》:“自 倉城 至郭門,米厚數寸,為車馬所轥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轥踐”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用法與語境

該詞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文學作品中,例如描述戰争破壞、暴力壓迫等場景。如《搜狗百科》提到“轥踐”與“蹂轥”“轥藉”等詞含義相近,均強調對事物的粗暴對待。

補充說明

需注意與“蹧踐”(zāo jiàn,糟蹋)、“蹅踐”(chǎ jiàn,踩踏)等發音或字形相近的詞區分開。若需具體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查字典》等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轥踐

轥踐(lìn jià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轥”是一個由“辵”和“菳”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筆畫是辵(chuò)和菳(fén),辵部表示行走的意思,菳部表示頂端或者出産的植物。而“踐”是一個由“足”和“戋”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筆畫是足(zú)和戋(jiān),足部表示與腳有關的意思,戋部表示切割或者拆開的意思。

“轥踐”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左轉》,其中載有“南擊荊轲不及救趙王,有恐轥踐内也”(出自《左轉·荊轲刺秦王》)的記載,意思是指荊轲奔赴長平的途中,擔心踐踏到趙王的内髒。在這個例句中,轥踐用來形容人體内部遭到外部壓迫或者傷害。

在繁體中,“轥踐”這一詞的寫法是“躪踐”。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以将“轥踐”分别寫作“轥踐”,其中“轥”寫作“轭”(è),表示以木制為基礎的刑具;“踐”寫作“踐”(jiàn),表示踐踏或者走路。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比較常見,如《漢書·陳嬰傳》中就有“恭踐服從”等用法。

以下是關于“轥踐”的兩個例句:

  1. 困厄如車轱辘,號叫形敗神傷,無傷仍至于轥踐。——《杜甫·賊平後送崔評事還京》。
  2. 行将轥踐老來為,争奈禍胎過花坊。——《關漢卿·浣紗堤·訴衷情》。

組詞:重壓轥踐、輕車熟路、心有餘悸。

近義詞:踐踏、蹂躏。

反義詞:拯救、保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