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春秋 吳 伍子胥 。相傳 伍子胥 死後為濤神,故稱。 宋 文天祥 《送行中齋》詩之三:“ 魯仲 偶不逢,隨世本非願, 靈胥 目未抉,端欲詣所見。”
(2).借指波浪,浪濤。《文選·左思<吳都賦>》:“習禦長風,狎翫 靈胥 。” 劉逵 注:“ 靈胥 , 伍子胥 神也。” 宋 陸遊 《感昔》詩之五:“雲生 神禹 千年穴,雪卷 靈胥 八月濤。” 清 曹溶 《滿江紅·錢塘觀潮》詞:“誰盪激, 靈胥 一怒,惹冠衝髮。”
“靈胥”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用例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吳都賦》《感昔》等文獻。
靈胥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具有神奇、神秘之力的地方或存在。
靈胥由「火」和「又」兩個部首組成。
「火」部表示與火有關的事物。
「又」部表示手、又字旁。
靈胥的總筆畫數為16。
靈胥可追溯到古代典籍《周易》中,其中涉及到地域名地方名,用來表示具有巫術或神秘之力的地方。
繁體字為靈胥。
古時的漢字寫法中,靈胥的部分可能由于文字演變而有所不同,但整體之意義大緻相同。
古代詩人李白曾寫道:
「人生百年忻夜行,遙望靈胥至曉星。」
靈胥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含義,例如:
靈胥之力、靈胥傳說、靈胥風情、靈胥寶地等。
與靈胥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神秘、奇異、超自然、神奇等。
與靈胥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平凡、普通、常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