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
(2) [clever;intelligent;clear]∶靈活清醒
即使在危急關頭,他也很靈醒
(3) [(of hearing) sensitive;acute]∶感官的靈敏
七老八十了還這麼靈醒
(4) [clear;understand]∶清晰;明确,理解
對這個問題,主任很靈醒
聰慧機敏。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二章:“隻要人腦筋靈醒,有文化,有能耐,不分男高女低。” 艾蕪 《紡車複活的時候》:“這要看人靈醒不靈醒,靈醒的一下子就學會了。不靈醒的,要學十天半個多月哩!”
“靈醒”是一個方言詞彙,主要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綜合搜索結果可歸納如下:
指人在危急或複雜情況下保持機敏、反應迅速的狀态。例如:“即使在危急關頭,他也很靈醒”。這一含義強調頭腦的清醒和應變能力。
形容聽覺、視覺等感官敏銳,多用于描述年長者仍保持敏銳感知。例如:“七老八十了還這麼靈醒”。
表示理解力強、頭腦清晰。如柳青《創業史》中提到“隻要人腦筋靈醒,有文化,有能耐”,艾蕪的作品中也用“靈醒”形容學習能力突出的人。
指對問題或事物的理解透徹。例如:“主任對這個問題很靈醒”。
部分資料提到該詞可形容外表或環境整潔(如),但此用法較少見,可能為區域性表達。
如需更詳細的地域用法或例句,可參考權威方言詞典或文學作品。
靈醒是一個中文詞彙,常被用來形容人的思維敏銳、觀察能力敏感,意味着“心靈清醒、思維敏捷”。這個詞可以說是由“靈”和“醒”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靈”字的部首是火,它有6畫;
“醒”字的部首是酉,它有15畫。
來源:
“靈”字最初來源于象形字的“雨”字,表示下雨的時候,水從雲中滴落的樣子。隨着演變,才代表了“非物質的東西,超自然的力量”。
“醒”字最初來源于甲骨文的“酉”字,表示酒的裝置。後來逐漸演變為表示“清醒、清楚”之意。
繁體:
在繁體中文中,靈醒的寫法與簡體基本相同,沒有太多的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古代的靈字由兩個雲相連組成,表示靈動、活潑的意思。
古代的醒字在甲骨文中首先寫成一個酉字,後來在金文中,在酉字上加上一個升字,表示酒醒了、清醒了。
例句:
1. 他的洞察力很強,對事物的變化總是靈醒的。
2. 在困難的處境中,他快速思考,迅速做出了靈醒的決定。
3. 這篇文章的細節非常豐富,讀起來需要保持靈醒的頭腦。
組詞:
靈感、靈活、靈敏、靈魂、醒悟、醒目、醒來、酒醒、酒醉。
近義詞:
聰明、敏銳、機智、魂靈。
反義詞:
遲鈍、呆滞、昏睡、迷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