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trumpet creeper] 又名“紫葳”,木本蔓生。莖攀援它物而上升,高可數丈。夏秋開花,橙紅色
淩霄花是一種兼具觀賞與藥用價值的植物,其名稱和特性可從以下多角度解析:
淩霄花學名Campsis grandiflora,屬紫葳科攀援藤本植物,通過氣生根依附山石、牆面或樹幹向上生長,高度可達數丈。葉片為奇數羽狀複葉,邊緣有鋸齒;花冠漏鬥形,顔色鮮紅或橙紅,花期5-8月,蒴果頂端結。
“淩霄”一詞源于其生長特性,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描述其“附木而上,高數丈”,故有“淩雲”之意,象征志向高遠。
作為中藥材,淩霄花性寒味甘酸,歸肝、心包經,具有行血去瘀、涼血祛風的功效,主治經閉、産後乳腫、皮膚瘙癢等症。花可煎服(3-10g),鮮根可外敷。
别稱紫葳、五爪龍、倒挂金鐘等,主要分布于中國中部及華東、華南等地,喜溫暖濕潤環境,耐水濕和輕度鹽堿。
提示: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故宮博物院、漢典等權威來源。
《淩霄花》是指一種花卉,也被稱為天蘭、洋桔梗。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多變,有藍、紫、白等顔色,花朵形狀優美。這種花在園藝上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被廣泛栽培和欣賞。
《淩霄花》的部首是 “艹”,共有10個筆畫。
《淩霄花》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其中“淩霄”一詞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漢書·衛青王美人列傳》中的一句詩句:“淩霄之志,雄勁爽結。”其意思是“向上突破,向高處沖刺”。而“花”一詞則是指花朵。
繁體字中,“淩”、“霄”、“花”這三個字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中,淩霄花的寫法略有不同。淩字的“幾”字旁下面會多一橫,形狀像“冫”,表達的意思是“向上沖破”的動态;花字的右邊會有一個“艹”的部首。而霄字在古代寫法中與現代寫法相同。
1. 春天來臨時,淩霄花盛開,給大地帶來了生機和美麗。
2. 我每天早晨都會在花園裡走走,靜靜地欣賞着淩霄花的美麗。
3. 他精心照料淩霄花,讓它們茁壯成長,開出更加絢麗的花朵。
組詞:淩霄花園、淩霄花卉、淩霄花期
近義詞:洋桔梗、天蘭
反義詞:落地生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