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對中央樞要的美稱。 南朝 梁 王揖 《在齊答弟寂》詩之一:“氛氲代記,菴藹宗圖,凝禎道祕,動慶靈樞。”
(2).猶神機。靈巧機變的謀略。 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靈樞密運,闢仁路而長鳴;慧刃高揮,斬邪關而洞照。”
(3).指有謀略的軍将。 明 梁辰魚 《紅線女》第一折:“看轅門外布陣的靈樞,笑垓心裡搦戰的方術,看時節都是碌碌軍前一走卒。”
(4).指天樞。北鬥第一星。 宋 秦觀 《代賀興龍節表》:“大呂飛灰,爰屬星迴之序;靈樞繞電,實當聖誕之期。”
(5).古代論述針灸的醫書。與《素問》合稱《内經》,舊傳為 黃帝 所作,實為 唐 王冰 所僞托。 清 錢謙益 《<昨非庵日纂三集>序》:“‘六經’、《語》、《孟》之書,猶醫經之《靈樞》、《本草》也。”
(6).泛指醫書、醫方。 清 陳夢雷 《抒哀賦》:“進 盧氏 而命診兮,劑既和而增劇。援靈樞以示餘兮,指肌腠之所絡。” 清 魏源 《廖含虛先生墓志銘》:“先生不由師傅,自靈樞、遁甲、形家言,放而至於丹青、琴、弈、詩、古文詞,靡不通。”
“靈樞”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
中央樞要的美稱
常用于贊譽國家或組織核心機構的重要地位,如南朝詩句“凝禎道祕,動慶靈樞”即體現此意。
謀略與軍事相關
天文學指向
特指北鬥七星的第一星“天樞”,象征方位與天道運行。
經典醫籍《靈樞》
醫書泛稱
廣義上可代指古代醫方典籍,如“泛指醫書、醫方”。
補充說明
關于作者:傳統托名黃帝,實際成書于戰國至漢初,唐代王冰對其整理注釋,但僞托争議需結合史學考據。
《靈樞》是一本古代中醫經典著作,集中了豐富的醫學知識和經驗。它是《黃帝内經》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紹人體的結構、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内容。
《靈樞》這個詞由“火”和“木”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火”表示靈性和活力,“木”表示生長和結構。
根據《新華字典》,《靈樞》的拆分筆畫為:
- “靈”:共6筆,由“火”部5筆和“示”部1筆組成。
- “樞”:共8筆,由“木”部4筆和“斤”部4筆組成。
《靈樞》是在古代醫學家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主要由黃帝和醫家扁鵲共同完成。它是我國古代醫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于中醫臨床實踐。
在繁體字中,《靈樞》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由“火”和“木”兩個部首組成。
在古代,圖像文字發展的階段,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這使得古代的《靈樞》在漢字書寫上與現代有所差異。但是,《靈樞》的内涵和意義并沒有變化。
1. 研讀《靈樞》,能夠深入了解人體的結構與功能。
2. 在《靈樞》中,有關于治療疾病的經驗和方法。
1. 靈感:指突然而迅速産生的創造性思維。
2. 樞紐:指事物的關鍵或重要部分。
《經絡》、《内經》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