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淩突的意思、淩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淩突的解釋

沖撞;侵犯。《新唐書·劉栖楚傳》:“一日,軍士乘醉有所淩突,諸少年從旁譟曰:‘癡男子,不記頭上尹邪!’” 唐 羅隱 《與招讨宋将軍書》:“而 王仙芝 、 尚君長 等淩突我 廬 壽 ,燖剝我 梁 宋 。” 宋 宋祁 《宋景文筆記·考古》:“獸何自而至焉:自山林來,則必淩突 淮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淩突”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淩”和“突”兩個單字組成,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沖撞;侵犯。常用于描述物理或行為上的激烈沖突,或對他人的冒犯。例如《新唐書》中“軍士乘醉有所淩突”,即指士兵醉酒後對他人造成沖撞。

  2. 單字拆解

    • 淩(líng):
      本義為冰(如“冰淩”),引申為“侵犯、欺壓”(如“欺淩”“盛氣淩人”)、“升高”(如“淩空”)等義。
    • 突(tū):
      原指煙囪(如“竈突”),後衍生為“沖破、猛沖”(如“突破”“突圍”),或形容突然發生(如“突如其來”)。
  3. 複合詞特點
    兩字疊加後,強調“以強勢姿态沖撞或侵犯”,常見于古籍中描述軍事沖突或人際矛盾,如唐羅隱《與招讨宋将軍書》用“淩突我廬壽”形容敵軍侵犯。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淩突”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文言色彩較重的語境或曆史文獻中,日常表達更傾向用“沖撞”“侵犯”等詞彙替代。

古籍例證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或演變脈絡,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詞典資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淩突》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淩突》是一個中文詞彙,多指行動或言語過于沖動,超過了常規、規定或預期的範圍,有點強行、冒進的意思。它也可以形容某種情勢或事物突然出現或突然發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淩突》的拆分部首是“冫”和“突”,其中“冫”是一個常用的偏旁部首,表示與冰、冷相關的意義;而“突”是指快速、突然行動或出現的意思。其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淩突》一詞源于漢語,并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影響。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早期漢字的演變,具有悠久的曆史背景。

繁體

在繁體字系統中,《淩突》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即使用“淩突”這兩個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淩突”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義保持相似。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例句

1. 他的行為淩突了規定的程式,引起了很大的争議。

2. 馬路上突然淩突出一輛汽車,引起了交通堵塞。

組詞

淩厲、淩駕、淩空、淩霄、沖突、冒進

近義詞

超越、超出、突破、突出、激進

反義詞

遵守、遵循、恪守、守規矩、謹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