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微将寡”是漢語中描述軍事力量薄弱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指軍隊規模小且缺乏優秀将領,多用于形容防禦或作戰能力不足的狀态。以下從詞典解析角度分項闡述:
1. 語義結構分析
該成語由“兵微”“将寡”兩個主謂短語并列構成。“兵”指士兵或軍隊,“微”表示數量少、力量弱;“将”指統帥或将領,“寡”意為稀少。二者組合後,既強調兵力不足,又突出指揮人才匮乏的雙重困境。
2. 權威詞典釋義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兵微将寡”指“兵力薄弱,将領缺乏,形容戰鬥力弱小”(商務印書館,2016)。《漢語成語大詞典》進一步補充其多用于被動局面,如“敵軍雖兵微将寡,卻憑險固守三月”(中華書局,2012)。
3. 曆史語用溯源
該成語最早見于元代雜劇《單鞭奪槊》:“今唐兵微将寡,汝等何懼?”(引自《全元戲曲》卷二),其軍事隱喻性在後世文學作品中形成固定表達範式,如《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描述劉表“兵微将寡,恐不能抵敵”。
4. 現代引申用法
當代語境中,“兵微将寡”已突破軍事範疇,延伸至商業競争、體育賽事等領域。例如《人民日報》2023年評論某企業國際化進程時稱:“在核心技術領域仍顯兵微将寡,需加強人才儲備”(2023年6月12日第5版)。
“兵微将寡”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拼音與釋義
拼音為bīng wēi jiàng guǎ,意為兵力薄弱、将領稀少,形容整體軍事力量弱小,缺乏足夠的士兵和統帥。其中“微”和“寡”均表示“少”,強調資源匮乏的狀态。
2.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元代文學作品,如:
3. 用法與例句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5. 延伸解析
成語結構為聯合式,強調“兵”與“将”的雙重不足,常用于曆史評述或文學創作中,體現對弱勢局面的客觀描述或策略分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單刀會》《三國志平話》等作品。
擺掣包袱皮碧草避諠布雷察理趁欲怆思傳诏垂拱四傑楮君錯安頭定估房契畈田官規貴階紅弦環伏胡奴昏罔檢容艱貞解饞精拔進退兩難橛痿據旅拉力樂苑連展冽香蛉川緑玉杖木錧納音盤散判書辟地拼湊鉗口不言情見泣前魚人鏡芙蓉灑翰陝洛身心交瘁視師獅子搏兔輸租宿忿隨車緻雨肅駕探測器天王老子統紀剸志托慕甕人武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