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鄰杵的意思、鄰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鄰杵的解釋

指鄰近的搗衣聲。多用以烘托旅人寒夜的寂寞。 唐 白居易 《早秋獨夜》詩:“井梧涼葉動,鄰杵秋聲發。” 唐 賈島 《上谷旅夜》詩:“故園千裡數行淚,鄰杵一聲終夜愁。” 清 納蘭性德 《雪中和友》:“哀雁兼鄰杵,共君寒夜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鄰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體現在文學語境中,尤其在古典詩詞中常被用來營造特定的意境。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鄰杵”指鄰近的搗衣聲(“杵”是搗衣用的木棒)。這一意象多用于烘托旅人寒夜的孤寂感,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賈島的詩句中,均以“鄰杵”之聲映襯遊子獨處異鄉的愁緒。

  2. 文學意境
    在詩詞中,“鄰杵”常與秋夜、寒霜等意象結合,通過聲音的傳遞強化時空的寂寥感。例如:

    “井梧涼葉動,鄰杵秋聲發。”(白居易《早秋獨夜》)
    “哀雁兼鄰杵,共君寒夜心。”(納蘭性德《雪中和友》)

  3.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寫羁旅愁思或深夜獨處的情景,現代也可借喻環境中的細微聲響引發的情感共鳴。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全唐詩》或相關詩詞解析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鄰杵

鄰杵(lín ch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指的是鄰接的兩根柱子或杆子。鄰杵可以用來支撐建築物、車輛等物體。

拆分部首和筆畫

鄰杵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邑(yì)和木(mù)。邑意為城市,木意為樹木。邑作為左邊的部首,木作為右邊的部首。

鄰杵共有9個筆畫。邑部有3個筆畫,木部有6個筆畫。

來源

鄰杵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因為古代建築結構簡單,很多住宅和房屋都是由木材搭建而成的,所以鄰杵的概念就出現了。

繁體

鄰杵的繁體字是「鄰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鄰杵的字形稍有不同。邑部的左邊有一個「辷」字旁,木部的上方有一個小橫。「辷」字旁表示邑部的發音,小橫則表示木部的發音。

例句

1. 這座房子的基層堅固,鄰杵結實。

2. 她手裡拿着兩根鄰杵,準備搭建一個小屋。

組詞

鄰杵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一些新詞,如:

1. 鄰杵房(lín chǔ fáng):指由鄰杵搭建而成的房屋。

2. 鄰杵街(lín chǔ jiē):指兩邊都有鄰杵的寬闊街道。

近義詞

鄰杵的近義詞可以是相鄰的柱子、相接的支撐等。

反義詞

鄰杵的反義詞可以是分散的柱子、獨立的支撐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