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an county] 縣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部。縣内的天目山多奇峰、竹林,為浙西名勝地
“臨安”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地理、文化三個維度綜合解析:
一、曆史沿革
古縣名
始設于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由東漢臨水縣更名而來,因境内有臨安山得名,縣治在今杭州市臨安區高虹鎮,該名稱沿用至今達1700餘年。
南宋都城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于此。關于“臨安府”得名有三種說法:①取“君臨即安”的政治寓意;②為紀念吳越國王錢镠(其故裡在臨安);③暗含“臨時安置”的偏安之意。
二、地理範疇
當代行政區
現為杭州市下轄的臨安區(2017年撤市設區),位于杭州市西郊46公裡處,總面積3118平方公裡,轄5街道13鎮,區政府駐錦城街道。
自然特征
地處天目山區,是太湖水系源頭,擁有天目山、清涼峰等自然景觀,以“中國竹子之鄉”著稱。
三、字義解析
注意:南宋時期的“臨安府”與現在的“臨安區”存在行政層級差異——前者是包含杭州及周邊地區的府級建制,後者是縣級行政區,二者屬包含關系而非等同。
“臨安”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彙,通常用來指代一個地名。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臨安”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一”字的字形,表示天一;右邊是“安”字的字形,表示平安、安定。
拆分筆畫的話,可以分為8畫。左邊的“一”字有一畫,右邊的“安”字有7畫。
臨安是中國浙江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浙江省東部。在古代,臨安曾是一座重要的都城,并且是宋朝(960-1279)南宋時期的首都。
在繁體字中,“臨安”仍然保持相同的字形,沒有發生變化。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臨安的字形略有變化。其中,“臨”字在古代常寫作“臨”,“安”字的字形也會有一些差異。
1. 我們計劃明天前往臨安遊覽古城。
2. 臨安的風景非常美麗,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遊客。
1. 臨安市:指中國浙江省的一個地級市。
2. 臨安大橋:位于浙江省臨安市,是一座著名的橋梁。
1. 臨近:意思接近。
2. 來臨:意思即将到來。
1. 遠離:意思遠離。
2. 離開:意思離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