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名。在 江蘇省 吳縣北 。相傳因 範蠡 浮舟五湖經此而得名。 宋 朱長文 《吳郡圖經續記·往迹》:“ 蠡口 在 長洲 界,又謂之 蠡塘 ,昔 範蠡 扁舟浮五湖,蓋嘗經此。”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六·蘇州府》。
“蠡口”是一個曆史地名,具體解釋如下:
蠡口是古代鎮名,位于江蘇省吳縣北部(今屬蘇州市相城區),因春秋時期越國大夫範蠡曾乘舟途經此地而得名。其名稱與範蠡歸隱後泛舟太湖的典故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地名的演變或現代狀況,可參考地方志或權威曆史地理資料。
「蠡口」(讀音:lí kǒu)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個意思。
1. 指蠡縣的縣名。
2. 古代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蠡縣一帶。
3. 古代的樂器名,在《詩經·衛風·涉水》中有提及到。
「蠡口」的部首是「虍」(讀作hū),共有14個筆畫。
「蠡口」是由「蠡」和「口」兩個字組成的詞語。
「蠡」是古代的容器名,在《尚書·周書·堯典》中有提及到,表示古代的量器。
「口」表示開口,也指入口。
「蠡口」的繁體字為「蠡口」。
拆分部首和筆畫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虍」+「厶」+「十」。
1. 他們沿着蠡口的方向行進。
2. 這個地方在古代被稱為蠡口。
「蠡口」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蠡口縣:指河南省蠡縣的縣名。
2. 蠡口樂器:指古代的一種樂器,出現在《詩經·衛風·涉水》中。
與「蠡口」相近義的詞語:
1. 蠡縣:也是指河南省蠡縣的縣名。
2. 蠡城:指河南省蠡縣的城市名。
與「蠡口」相反義的詞語:
1. 閉口:表示關閉或封閉口。
2. 閉塞:表示阻隔或堵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