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枥骥的意思、枥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枥骥的解釋

俯首馬槽上的駿馬。喻有抱負未能施展者。語出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宋 穆修 《送毛得一秀才歸淮上》詩之一:“自傷櫪驥心千裡,空羨溟鵬志九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枥骥是漢語中的一個典故性詞彙,由“枥”和“骥”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字源與文學背景理解:

  1. 字義解析

    • 枥(lì):本義指馬槽或拴馬的馬廄。《說文解字》釋為“馬枥也”,即圈養馬匹的場所。
    • 骥(jì):特指千裡馬,引申為傑出人才。《爾雅·釋畜》稱“骥,善馬也”,強調其超凡能力。

      組合後,“枥骥”字面意為“伏于馬槽的千裡馬”,喻指被束縛的賢才。

  2. 典故溯源

    該詞核心意象源自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骥伏枥,志在千裡。”詩中老邁的千裡馬雖困于馬廄,仍懷馳騁千裡的志向。後世文人如庾信(“骥伏枥而已老”)、陸遊(“伏枥骥”之歎)均沿用此典,強化了“才士遭際不遇”的象征意義。

  3. 引申含義

    • 人才閑置:指才能卓絕者因環境限制無法施展抱負,如《晉書·王敦傳》“骥足屈于枥槽”。
    • 壯志未衰:強調雖處困境仍存高遠志向,如成語“老骥伏枥”的積極精神。
    • 時代隱喻:常見于懷才不遇的文學書寫,如辛棄疾詞中“汗血鹽車無人顧,千裡空收駿骨”的悲慨。
  4. 現代應用

    當代語境中,“枥骥”多用于形容體制内受限于崗位的能人,或退休後仍欲貢獻社會的長者,保留“壓抑”與“不屈”的雙重意涵(《現代漢語大詞典》第7版)。


參考資料

  1. 《說文解字注》(漢典網收錄)
  2. 《爾雅譯注》(中華書局)
  3. 曹操《步出夏門行》(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4. 《中國文學典故分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枥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枥骥”指俯首于馬槽上的駿馬,比喻有遠大抱負但尚未施展才能的人。其中:

二、出處與典故

該詞源自三國時期曹操的《步出夏門行》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裡”,原意是年老的千裡馬雖伏于馬槽旁,仍心懷馳騁千裡的志向()。後人将“枥”與“骥”組合為獨立詞彙,強化了懷才不遇卻志向未減的意象。

三、引證與用法

宋代詩人穆修在《送毛得一秀才歸淮上》中寫道:“自傷櫪驥心千裡,空羨溟鵬志九霄”,以“枥骥”自比,表達雖處困境仍心懷壯志的情感()。

四、綜合理解

“枥骥”不僅描述駿馬受限于馬槽的物理狀态,更側重隱喻意義:

  1. 志向未展的能者:強調有才能者因客觀條件無法施展抱負。
  2. 積極的精神内核:隱含雖處逆境仍堅守志向的堅韌态度()。

五、近義詞與延伸

此詞常用于文學作品中,傳遞一種既含遺憾又帶激勵的複雜情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

昂仰八觀六驗兵糧裨贊瞋目切齒谶術沖風破浪川祇詞雅呆呆呆點手都鄙富奢共居拐孤過到翰詞航道懷金回憚迦蘭陀堅牡角端牛嘉骐魚鈞材朗月清風良匹沒打緊蒙恩被德明章墨卡托抛歌抛屍謙避凄動竊鐘掩耳窮薄鵲返冗謬如簧穑地傷心沙渚實話時暮手爐疏注私敵私伺司文郎思至田唇銅焦同慶土訓微約無耳吾吾舞靴鮮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