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莊漫錄》卷六引 唐 王建 《夢看梨花雲歌》:“薄薄落落霧不分,夢中喚作梨花雲。 瑤池 水光 蓬萊 雪,青葉白花相次發……落英散粉飄滿空,梨花顔色同不同。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從夢中。無人為我解此夢,梨花一曲心珍重。”“梨花雲”指夢中恍惚所見如雲似雪的缤紛梨花。後用為狀雪景之典。 元 岑安卿 《二月二日大雪偶賦時寓州郭》:“空階夜落雪一尺,起看萬樹梨花雲。”參見參見“梨花夢”、“梨雲夢”、“梨雲”。
“梨花雲”一詞源于唐代詩人王建的《夢看梨花雲歌》,本指夢中恍惚所見如雲似雪的缤紛梨花,後逐漸演變為文學中的典故,常用于形容雪景或缥缈的意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該詞字面意為“梨花如雲”,最初用于描述夢境中朦胧如雲霧的梨花景象,帶有虛幻、短暫的意境。例如王建詩中“薄薄落落霧不分,夢中喚作梨花雲”。
文學典故
其出處可追溯至唐代,後成為文人常用意象。元代岑安卿在《二月二日大雪偶賦》中化用為“萬樹梨花雲”,借以比喻積雪覆蓋樹木的雪景,賦予其新的意境。
引申含義
除原意外,還衍生出兩種用法:
相關詞彙
文學中常與“梨花夢”“梨雲夢”等詞并用,均源于同一典故,例如清代袁于令《西樓記》中“夢影梨雲正茫茫”。
若需了解更詳細的詩詞用例,可參考《墨莊漫錄》《全唐詩》等古籍文獻,或查閱網頁來源中的具體解析。
《梨花雲》是一個常見的詞語,通常用來形容梨花盛開時的美景。梨花是盛開在春天的一種花朵,其白色的花瓣飄落下來時,猶如雲彩一樣美麗壯觀,因此得名《梨花雲》。
《梨花雲》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部首:木)和艹(部首:艸)。
在《梨花雲》這個詞中,有12個筆畫。其中,“梨”字有9個筆畫,“花”字有7個筆畫,“雲”字有4個筆畫。
《梨花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梨花盛開時,花瓣紛紛揚揚,如雲般飄散,這一美景被人們賦予了詩意和浪漫的情感,因此形成了這個詞語。
《梨花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梨花雲」。
在古時候,「梨花雲」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現代漢字的寫法相對統一,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域,各有不同的字體書寫風格。
1. 春風拂面,梨花雲般飄落在地上,美景令人陶醉。
2. 山谷中的梨花雲,花瓣如雪般潔白紛飛。
1. 梨花飄雪
2. 花雲飛舞
3. 雲中花海
4. 梨花香
5. 雲霧缭繞
1. 花雨紛飛
2. 花海滿天
3. 花開如畫
4. 花團錦簇
5. 雲霞缤紛
1. 花謝雲散
2. 枯枝敗葉
3. 陰沉雨天
4. 陰翳死氣
5. 寒冷孤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