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之功績。《通典·選舉四》:“居是國也,累代尊重。然後士民之衆附焉。是以教化行而理功立。”
“理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治理之功績
該解釋源自《通典·選舉四》:“居是國也,累代尊重。然後士民之衆附焉。是以教化行而理功立。”此處“理功”指通過治理國家、推行教化所取得的功績。
修煉内功的引申義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指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提升自身能力,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或特定語境下的理解。
不同詞典對“理功”的釋義存在差異,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涉及古代文獻,以“治理功績”為首選解釋;若為現代用法,需進一步确認語境。
更多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或《通典》原文。
《理功》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修煉、修行。它包含有修正、調節、矯正之意。
《理功》的部首是王,并且它包含有13個筆畫。
《理功》這個詞源于古代的中醫理論,最早用于形容整體休養身體、調節身體機能的活動。後來,它擴展到了修煉、修行的意義上。
《理功》的繁體字為「理功」。
在古時候,寫作《理功》的漢字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無法确定具體的古代寫法,這裡無法給出确切的答案。
1. 他每天早晨堅持打坐冥想,這種修煉對于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2. 通過長期鍛煉和艱苦的訓練,他逐漸理解了武術的奧妙,達到了修行的境界。
1. 理論 2. 修正 3. 修行 4. 理解 5. 修煉
1. 修行 2. 修煉 3. 修道 4. 修身
1. 玷污 2. 破壞 3. 糟蹋 4. 污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