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别的歌曲。 南朝 梁 何遜 《答丘長史詩》:“宴年時未幾,離歌倐成賦。” 唐 駱賓王 《送王贊府上京參選賦得鶴》:“離歌凄妙曲,别操繞繁絃。” 宋 周邦彥 《點绛唇》詞:“征騎初停,酒行莫放離歌舉。” 明 劉基 《送醫士賈思誠還浙東》詩之一:“西風嫋嫋水鱗鱗,一曲離歌淚滿巾。”
“離歌”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離别時的歌曲
指在分别場合演唱或創作的歌曲,通常帶有悲傷、哀婉的情感色彩,表達對分離的不舍或對未來的惆怅。例如古典詩詞中常提到的“離歌”,或現代流行音樂中的離别主題作品(如《告别交響曲》《再見二丁目》等)。
傷别的代稱
在文學語境中,“離歌”也可泛指與離别相關的詩歌、詞賦等文學作品。例如南朝梁代詩人何遜的“宴年時未幾,離歌倐成賦”,唐代駱賓王的“離歌凄妙曲,别操繞繁弦”等,均以“離歌”寄托離愁别緒。
根據漢典等工具書,“離歌”最早見于南朝文獻,核心含義始終圍繞“傷别”展開,未隨時代演變産生歧義。
《離歌》是一個較為常見的詞彙,它由“離”和“歌”兩個字組成。
“離”字的部首是示部,它的拆分成兩個部分:礻和禸。同時,它的筆畫數是9。而“歌”字的部首是欠部,它由欠和曰兩個部分組成。它的筆畫數是14。
《離歌》這個詞源于古代文學作品,它是指離别之時唱的歌曲。離别時的歌曲往往帶有深情的抒發和對别離的思念之情。
在繁體字中,“離”字寫作“離”,而“歌”字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如“離”字在古代寫作“離”、“離”,而“歌”字則有多種寫法,如“哥”、“歌”、“歌”等。
1.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離歌凄斷,冷雨無數,怅然别馬前。
2.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離歌。
分離、離别、離散、歌唱、歌舞、歌曲
離别、離去
相聚、團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