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散布。《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霣霜不殺草,李梅實” 漢 何休 注:“早霣霜而不殺萬物,至當霣霜之時,根生之物復榮不死,斯陽假與陰威;陰威列索,故陽自霣霜而反不能殺也。” 徐彥 疏:“陰威列索,解雲正謂陰威列見而散萬物矣。”
“列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注釋中,現代使用較少。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拼音:liè suǒ
詞義:意為“散布”,指事物分散排列的狀态。
《公羊傳》注釋
漢代何休在注解《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時提到“陰威列索”,指陰氣(自然力量)散布并影響萬物生長的狀态。徐彥進一步解釋為“陰威列見而散萬物”,強調事物因自然力量作用而分散呈現。
現代用法示例
部分現代例句中,“列索”被用于描述雨聲(如“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或計算機術語(如“散列索引”),但這類用法可能屬于拆分詞語或引申誤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驗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工具書。
《列索》一詞,是指對信息、事物進行分類、整理、查詢的行為。
《列索》的部首是“刀”,總共有8個筆畫。
《列索》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诂》中,後來成為一個獨立的詞彙。
《列索》的繁體字為「列索」。
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一種寫法是用兩個字分别表示《列索》。其中,“列”的古字形為「刀列」,“索”的古字形為「口冖冖聿」。
1. 這本書采用了《列索》的方式,使讀者更容易找到所需信息。
2. 請你幫我《列索》一下這個文件夾裡的資料,我需要找到那份合同。
相關的詞彙有:索引、查找、整理、分類等。
近義詞包括:分類、歸類、分門别類等。
反義詞可以是:混亂、雜亂、無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