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指用于遠距離觀察的高台結構,主要用于軍事警戒、火情監測或景觀眺望。其核心功能是通過高度優勢擴大視野範圍。根據權威詞典解釋,該詞由“瞭(觀察)”“望(遠看)”“台(高架結構)”三部分構成,注音為liào wàng tái(ㄌㄧㄠˋ ㄨㄤˋ ㄊㄞˊ)。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實例(如民國時期鼓樓瞭望台)或具體應用場景,可參考相關文獻或實地考察。
《瞭望台》(liào wàng tái)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瞭望”和“台”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瞭(44.7 :目+尞)望(70.10 :目+望)台(46.10 :⺡+台)。
《瞭望台》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可以用來觀察遠方的高處或建築物,常用于軍事、航海或觀測等領域。
《瞭望台》是一個現代漢字詞語,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在繁體字中,瞭字的寫法為“瞭”(䀢)。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演變。瞭望台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确切的古代寫法需要進行詳細的曆史研究和考證。
1. 我站在瞭望台上,遠眺着壯麗的山河景色。
2. 軍事指揮官站在瞭望台上,觀察敵軍的動向。
1. 瞭望: 指遠距離觀察,觀測遠方或遠處事物。
2. 台: 指高出地面的平面結構,可以用于輔助觀察或起到支撐的作用。
近義詞:監視台、觀察台。
反義詞:隱蔽處、幕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