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糞的意思、潦糞的詳細解釋
潦糞的解釋
污水、糞水。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 西藏 、 廓爾喀 、 布丹 、 哲孟雄 之蠻人……雜處於牛羊、鷄豕、潦糞、臭穢之中。”
詞語分解
- 潦的解釋 潦 ǎ 雨水大。 路上的流水,積水:潦水。 潦 à 古同“澇”,雨水過多,水淹。 潦 á 〔潦河〕水名,在中國河南省西南部。亦稱“垢河”。 〔潦倒〕a.落拓不羁,舉止不自檢束;b.頹喪,失意。 〔
- 糞的解釋 糞 (糞) è 屎:糞便。糞坑。糞土。 施肥:糞地。糞田。 掃除:糞除。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潦糞(liào fè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農業背景的古語詞,其釋義需結合古代農事實踐及文獻記載。以下從權威辭書及古籍角度分層解析:
一、字義溯源與核心釋義
-
字詞構成
- 潦(liào):通“澇”,指雨水積聚或人工澆灌。《說文解字》釋“潦”為“雨水大貌”,引申為液體浸泡過程。
- 糞:泛指肥料,古指廢棄物發酵物。《孟子·滕文公上》已有“糞其田”的記載,指施肥行為。
組合義:指通過水浸發酵方式制成的農家肥。
-
專業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定義:
潦糞:将人畜糞便、草木灰等與水混合,經露天漚制發酵而成的液體肥料。其特點是腐熟快、肥效易吸收,多用于蔬菜、禾苗追肥 。
二、古籍文獻例證
-
農書典籍記載
-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葵》載:
“春必畦種水澆……十月末,地将凍,散子勞之,以米潦糞掩之。”
此處“潦糞”指以米泔水與糞混合漚制的肥料(參見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三)。
- 清代《授時通考》引《王祯農書》稱“糞壤之法”,詳述“草糞、火糞、泥糞、潦糞”等制肥工藝。
-
方言存續
現代方言調查顯示,江淮官話區(如安徽部分地區)仍保留“澇糞”(音近“潦糞”)一詞,指用糞池漚制肥水(《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
三、農學工藝與生态價值
-
傳統漚制方法
據《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曆史卷》載:
潦糞需将糞料置于坑池中,加水覆蓋密封,經微生物厭氧分解,夏季約20日即成。此法可殺滅蟲卵,減少病害 。
-
生态意義
古代農學家陳旉《農書》強調“潦糞”符合“變臭為奇,化惡為美”的循環理念,體現傳統農業廢物利用的智慧(參見《陳旉農書校釋》農業出版社1965版)。
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
- 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華書局,2015.
-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
-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曆史卷》,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 陳旉《農書校釋》,農業出版社,1965.
網絡擴展解釋
“潦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1.基本含義:污水與糞水的混合物
- 讀音:liáo fèn(注音:ㄌㄧㄠˊ ㄈㄣˋ)。
- 釋義:指污水、糞水混合的髒污物,常見于描述惡劣的生活環境。例如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到西藏等地的居民生活在“牛羊、雞豕、潦糞、臭穢之中”,強調衛生條件極差。
- 來源: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查字典)中被收錄,且引用自文獻原文。
2.引申用法:形容低劣的文章或作品(較少見)
- 釋義: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潦糞”可比喻文章質量極差、毫無價值,類似“粗制濫造”。但這種用法在文獻中較為罕見,可能是現代網絡語境下的衍生義。
補充說明:
- 使用場景:本詞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文獻中,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 注意:兩種解釋的權威性存在差異。第一種為傳統文獻明确記載的釋義,第二種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引申,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康有為《大同書》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卑梁碧甸别孕才屬慚懅察照熾焰出谷莺除喪出樹導迎窵長罰則份兒飯宮苑還帥好沒生花天酒地回天無力昏疲江心補漏交婚交吻接墒接踵而至羁窭靜虛進迫進忠久約軍額開物開閘珂衛苦害昆鄧懶殘樂德雷雨雲麻鬥忙中有失蜜月摹習排闼蓬科偏行疲拙愆暘青蒼鳅鳝器志铨别日晝三元閃亮生鄙神卦衰殘途衆小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