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鐐琫的意思、鐐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鐐琫的解釋

古代佩刀鞘上近口處銀制的裝飾物。《詩·小雅·瞻彼洛矣》“鞸琫有珌” 毛 傳:“鞸,容刀鞸也。琫,上飾;珌,下飾……大夫鐐琫而鏐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鐐琫”是古代佩刀鞘上的裝飾部件,具體含義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鐐琫”指刀鞘近口處用白銀制成的裝飾物,多見于古代佩刀。其中:

    • “鐐”:本義為成色好的白銀,《爾雅》記載“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
    • “琫”:刀鞘上端的裝飾部件,常與“珌”(下端裝飾)對應,合稱“鞸琫有珌”(出自《詩經·小雅·瞻彼洛矣》)。
  2. 文化背景
    古代官員佩刀常以不同材質區分等級。例如,《詩經》毛傳提到“大夫鐐琫而鏐珌”,表明大夫階層的刀鞘以白銀(鐐)裝飾上端(琫),以黃金(鏐)裝飾下端(珌)。

  3. 文獻出處

    • 《詩經》中“鞸琫有珌”的注釋明确提到“鐐琫”與材質、禮儀相關。
    • 清代《康熙字典》引《爾雅》釋義,進一步佐證其金屬屬性與裝飾功能。

補充說明

“鐐”在後期也引申為刑具(如腳鐐),但“鐐琫”一詞僅保留其原始的白銀裝飾含義。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文獻或曆史研究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鐐琫的意思

《鐐琫》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捆綁、束縛、約束。它通常形容一個人被限制在某種狀态或環境中,無法自由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鐐琫》的部首是金,總共有2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鐐琫》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器物。鐐,古時是一種用來束縛犯人的鐵鍊;琫,古時是一種上面帶有鈕扣的手铐。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形容了人被捆綁、束縛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鐐琫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鐐琫的寫法可能會與現代略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和意義保持不變。

例句

1. 他一直被鐐琫在家中,無法外出。

2. 這個國家的人民被暴政所鐐琫。

組詞

1. 鐐铐:捆綁犯人的手铐。

2. 鐐鎖:用來束縛和鎖住的金屬裝置。

3. 鐐铐束縛:将人用手铐束縛起來。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束縛、限制、約束

反義詞:自由、解放、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