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樯的意思、連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樯的解釋

桅杆相連。形容船多。 晉 郭璞 《江賦》:“舳艫相屬,萬裡連檣。” 唐 杜甫 《舟中》詩:“結纜排魚網,連檣并米船。” 清 謝元淮 《鹽筴》詩:“連檣大艑來,探丸衝波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連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引申義及文學應用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引申含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連樯”比喻衆人團結一緻、共同努力。例如,船隻通過桅杆相連形成合力,象征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三、文學與曆史用例

  1. 晉代郭璞《江賦》:“舳艫相屬,萬裡連樯”,描繪了江面上船隻綿延不絕的壯闊景象。
  2. 唐代杜甫《舟中》:“連樯并米船”,描述碼頭船隻密集、桅杆交錯的場景,反映商業繁榮。
  3. 清代謝元淮《鹽筴》:“連樯大艑來”,強調運輸船隊規模龐大、協作緊密。

四、常見誤讀

部分網頁提到“連樯而至”被誤解為“事情接連發生導緻後果”,但此用法缺乏權威依據。正确語境中,“連樯”更強調協作或船隻數量,而非事件連續。

“連樯”既可用于寫實描述船隻密集,也可借喻集體協作的力量,常見于古典文學。如需更完整的文獻引用或例句,中标注的《江賦》《舟中》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連樯

連樯(lián qiá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辶”和“木”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辶”是表示足音、足迹的部首,而“木”表示與樹木相關的部首。

在漢字的拆分方面,連樯的拆分可以按照“邦”、“工”、“木”、“為”四個部分進行拆分。

連樯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柏舟》篇中,原文為:“柏舟蛇夜青,連樯千帆灰。”其中連樯在古代指的是船槳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連”采用了林旁偏旁,而“樯”采用了木旁偏旁,整個字結構較為複雜。

古代的漢字書寫方式與現代不同,連樯在古時候的書寫形式中,上面的“樯”字是靠右的尖拐刀,而下面的“為”字則又分為兩半,左邊的是代表切、寫的刀法,右邊的是預備要寫的字的下半部。

下面是連樯的幾個例句:

  1. 船上的連樯在風中搖曳。
  2. 他手握連樯,穩穩地駕駛着小船。
  3. 連樯在水面上劃出一道明亮的痕迹。

與連樯相關的組詞有:船連樯、樯竿、樯篷。

與連樯近義的詞語有:船槳、船橹。

與連樯反義的詞語有:船帆、風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