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星的意思、連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星的解釋

(1).謂光芒與星相連輝映。 隋 江總 《三善殿夜望山燈詩》:“的的連星出,亭亭向月新。” 唐 駱賓王 《夏日遊德州贈高四》詩序:“則覬紫耀連星,開龍文於劍匣;素輝虧月,領驪頷於珠胎雲爾。”

(2).語本《漢書·律曆志上》:“宦者 淳于陵渠 復覆《太初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顔師古 注引 孟康 曰:“謂 太初 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鬥、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後因以“連星”指冬至星象。 南朝 宋 袁淑 《詠冬至詩》:“連星貫初曆,令月臨首歲。” 宋 王珪 《冬節起居諸後陵表》之三:“伏以 漢 歷推元,已合連星之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連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文學意象和天文曆法兩個角度解釋,具體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光芒與星辰相連輝映的景象,常用于形容夜空中繁星密集、連成一片的壯麗畫面。例如隋代江總的詩句“的的連星出,亭亭向月新”,便以“連星”描繪燈火與星光交融的場景。

二、詳細解釋

  1. 文學意象
    唐代駱賓王在《夏日遊德州贈高四》中用“紫耀連星”形容劍光與星光相映,突顯華麗與氣勢。這類用法多借自然景象表達美學意境。

  2. 天文曆法
    源自《漢書·律曆志》記載的“五星如連珠”,指冬至時七曜(日月及五大行星)彙聚于鬥宿、牽牛宿的天象,古人視其為祥瑞。南朝袁淑詩句“連星貫初曆”即指此星象标志歲首。

三、其他延伸

作為人名時,“連”象征聯結、延續,“星”寓意傑出或光明,組合後寄托知識淵博、人際和諧等美好期許。

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出處或天文考據,可參考《三善殿夜望山燈詩》《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連星的意思

連星是一個表示星星連在一起的詞語,通常用來形容星星在天空中互相連接的現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連星的部首是星,筆畫為十一畫。

來源

連星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即将“連”和“星”兩個漢字組合而成。

繁體

在繁體字中,連星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康熙字典》記載,古時候的連星字形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差别。

例句

1. 夜空中,連星點點,美得讓人陶醉。

2. 星星在夜空中連成了一條亮麗的銀河。

組詞

連續、連貫、連綿、連忙、連年、連結

近義詞

星群、星系

反義詞

孤星、獨立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