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兩樹枝條相連。比喻恩愛的夫婦。 隋 江總 《雜曲》之三:“合懽錦帶鴛鴦鳥,同心綺袖連理枝。”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我多因這蝸角虛名,賺得我連理枝分。”
(2).比喻關系親密的人。 清 方文 《送從子密之計偕》詩:“家園十載學同師,遠近人稱連理枝。”
連理枝的詳細解釋如下:
連理枝指兩棵樹的枝幹自然合生在一起的植物現象,又稱“相思樹”“夫妻樹”或“生死樹”。這一名稱源于其形态特征,常被用來比喻夫妻恩愛、情感深厚,象征至死不渝的愛情。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學引用或生物學細節,可查閱《長恨歌》原文或植物學相關文獻。
《連理枝》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夫妻和好,感情融洽。它常用來形容夫妻之間關系親密,和睦相處。
《連理枝》由兩個部首組成:木(mù)和冖(mì)。它的總筆畫數為14。
《連理枝》來源于《詩經·魯頌·衛風·黍離》中的一首詩:“連理枝,同心樹,前朝(趨自)後(周)
繁體字是「連理枝」。
在古時候,「連理枝」的寫法會有一些差别。在《廣韻》中,有一種寫法是「連李枝」,強調了夫妻之間像枝葉相連,形影不離。
夫妻和睦相處,彼此支持,如同一對連理枝。
聯絡、連鎖、枝葉相連、枝繁葉茂
夫唱婦隨、相敬如賓、恩愛夫妻
反目成仇、水火不容、離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