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旝的意思、連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旝的解釋

古代一種裝有機關,可以連續發石的器械。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一:“《詩》雲:‘其會如林’,正《書》所謂 紂 率其旅若林者也。 許慎 《説文》不合将會字作旝字解,以為軍中機石,乃攻城之具,遂使 陸德明 音會,作古外切,為旝字。至 魏 晉 以來,造雲旝、翔旝、飛旝、連旝,竟以旝為軍中機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連旝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古語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戰争中用于傳遞信號的連排戰旗,亦可代指成列的戰車。據《漢語大詞典》記載,“旝”本義為古代作戰時用以指揮的旌旗,《左傳·桓公五年》中即有“旝動而鼓”的用法,描述旗幟揮動時擊鼓進攻的戰術信號。而“連”字在此處強調連續排列的形态特征,故“連旝”特指軍隊中按序列布置的旗幟或戰車,具有統一指揮、壯大軍容的作用。

從構詞法分析,“連旝”屬并列式合成詞,二字均承載核心語義。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特别指出:“旝者,高牙大纛也,所以進士衆”,說明其軍事指揮功能。該詞在古典文獻中多出現于戰争場景描寫,如明代《武備志》載:“連旝蔽空,則三軍之勢如虹”,通過視覺意象強化軍隊威嚴。現代研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歸類為冷兵器時代軍事術語,建議結合上下文語境理解具體指代對象。

網絡擴展解釋

“連旝”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連”和“旝”兩字的古義來解析:

  1. 基本構成

    • 連:讀作lián,本義為相接、聯合,如“連日”“連坐”,也可指軍隊編制單位(如“連隊”)。
    • 旝:讀作kuài,古義指戰旗或發石車(一種投石攻城器械)。《說文解字》釋為“建大木,置石其上,發以機,以追敵也”,即類似抛石機。
  2. 詞義推測

    • 戰旗連綿:可能形容軍隊旌旗連續排列的景象,如《左傳》中“旝動而鼓”的指揮場景。
    • 連續攻擊:若“旝”指發石車,“連旝”可指連續投石的戰術,或指多台器械聯合使用。
    • 文獻用例:唐代李商隱《為濮陽公檄劉稹文》有“連旝百萬,飲馬長河”句,此處“連旝”或借指戰船連綿(“旝”通“桧”,指桧木制戰船)。
  3. 注意事項
    該詞現代極少使用,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若用于古文閱讀,建議參考《左傳》《說文解字》等典籍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哀玉榜歌包亘暴舉布達蠶事侘傺茶課牀杌躭疾掉磬匪民分情破愛付合婦氏富胎感感狗分例詭詩還觀含殓颢氣蘅蕪後腦勺花木瓜互動穢黩混元禍首價稱椒除诘質靜念計窮勢蹙糾缪糾奏舉步空窾纍黍兩中隴坻之書旅遊路線秘書丞能仕鲵桓炮土之鼓乾肥茕嫠祺然起嗣然赤失驚讨絕騰譽微名委佗相妨崄特笑喜喜銷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