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quantum]
(2) 極小的增量或部分之一,許多能量形式被支分為這種極小的增量或部分并且經常直接或間接地與頻率 v 相聯繫,而總量等于普朗克常數乘以 v
(3) 量子物理量值的小支分之一(如分子自旋、角速度、磁矩)
在微觀領域中,某些物理量的轉變是以最小的單位跳躍式地進行的,而不是連續的,這個最小的單位叫做量子。
“量子”是物理學中的重要概念,其詞源和科學内涵經曆了長期發展:
1. 詞源與基本定義 “量子”一詞源于拉丁語“quantus”(意為“多少”)或“quantum”(意為“數量”),德語“quant”也源自該詞。在物理學中,量子指一個物理量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單位,這種不連續變化的特性稱為“量子化”。例如:
2. 量子力學的核心特性 量子現象與經典物理有本質區别:
3. 曆史發展與應用 1900年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假說解釋黑體輻射,後經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家完善,形成量子力學理論框架。現代技術如半導體、激光、核磁共振等都基于量子原理,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等新興領域正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
簡言之,“量子”既是描述微觀世界離散性的基本概念,也代表着一套颠覆經典認知的物理規律體系。其本質可概括為:自然界的某些物理量在微觀尺度下必須以最小單位不連續變化。
“量子”是一個用來表示物理學中微觀領域中一個最小的離散單位的概念。它來源于拉丁語中的“quantus”,意味着“多少”。量子是指在量子力學中,描述微觀粒子行為的數值,包括能量、動量等。
“量子”的部首是“裡”,共有7個筆畫。
“量子”一詞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是描述現實世界中最基本的單位或最小的可分割的單位。在現代物理學中的定義則是從原子物理學的研究中衍生出來的。繁體字形為「量子」。
在古代,漢字“量子”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現代标準漢字“量子”的寫法在曆史上并未有太大改變。
1.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世界中粒子行為的重要分支。 2. 學習量子物理需要深入理解量子的本質。
組詞: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家、量子物理學。
近義詞:微粒子、微量。
反義詞:宏觀、大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