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良孫的意思、良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良孫的解釋

猶王孫。 宋 王安石 《寄題思軒》詩:“名郎此地昔徘徊,天誘良孫接踵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良孫是漢語中的合成詞,由“良”與“孫”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品德賢良、行為端正的子孫後代,常用來表達對家族後代德行與操守的期許或贊譽。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特征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詳述:


一、基礎釋義


二、用法特征

  1. 褒義屬性

    具強烈褒獎色彩,常見于家族訓誡、碑銘頌文,如“積善之家,必出良孫”。

  2. 倫理關聯

    與“孝悌”“忠厚”等傳統道德緊密聯繫,體現儒家對後代德行的重視(《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

  3. 語境適配

    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如族譜序言、祠堂楹聯(例:“詩書傳世澤,忠厚育良孫”)。


三、典籍用例

  1. 《詩經·大雅·文王》

    “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

    :以周文王子孫的世代賢德暗合“良孫”内涵,強調德行傳承。

  2. 《尚書·伊訓》

    “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始于家邦,終于四海。”

    :訓導子孫以仁愛立身,為“良孫”品德要求提供經典依據。

  3. 司馬光《家範》

    “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直接闡釋培養“良孫”的根本在于德行之積。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2. 《詩經譯注》(中華書局,2015年)
  3. 《尚書今古文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 《家範》(中華書局點校本,2009年)

(注:因古籍原始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版本信息以确保學術可考性。)

網絡擴展解釋

“良孫”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王孫”,即王侯或顯貴家族的後代,但更強調子孫的賢良品德。以下為詳細解釋和例證:

  1. 基本釋義
    根據權威詞典《漢典》及多部文獻記載,“良孫”意為“猶王孫”,即與“王孫”同義,特指出身顯赫的家族後代。但結合宋代詩詞用例(如王安石、陶夢桂的詩),該詞常隱含“賢良”“有德”的褒義色彩,強調子孫繼承先祖美德。

  2. 文學用例

    • 王安石《寄題思軒》:“名郎此地昔徘徊,天誘良孫接踵來”,此處“良孫”既指家族延續,也暗含子孫德行出衆。
    • 陶夢桂《題塗季儒愚安堂》:“而翁吉德怕人知,天與良孫一似之”,通過“良孫”贊揚子孫與祖輩品德一脈相承。
  3. 語境延伸
    在部分語境中,“良孫”可泛指優秀後代,不局限于貴族。如明代顧璘詩句“司徒何得無良孫”,通過反問強調賢德子孫的重要性。

“良孫”一詞兼具身份與品德雙重含義,既可指顯貴後裔,更強調子孫的賢良特質,常見于古典詩詞中表達對家族傳承與德行的贊許。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背景,可參考《寄題思軒》《題塗季儒愚安堂》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半懂不懂躃金筆興博觀約取撥雲霧見青天差距纏累陳驚座叱嗟風雲吃四方飯齒壯跐蹈冬華豆瓣惰民方挺風珂膚見改途甘足龜背戲故障豪梗合照洪波化感華競混糧溷索賈娘儌福假物計功補過憿絕箕箒捐瘠浚溝峻秩抗鬥髦蠻睦親逆悖青岚劬瘠日記冗弱森竪上稅使徒屬懷死庫容死丕丕斯琴高娃特任龆耋屯雲往懷罔民文母無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