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糧料的意思、糧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糧料的解釋

唐宋 官員的廪祿給養。料,俸祿以外的另加物品。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請量閒劇留官吏於倉場,勾當要害守捉;少置人數,優恤糧料,嚴加把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糧料"是漢語中一個曆史悠久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分解與文獻應用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糧"本指谷物類主食,《說文解字》釋為"谷食",後引申為行軍物資。而"料"在《玉篇》中作"量物分劑"解,特指按标準配給的物資。二字組合後構成偏正結構,原指軍隊按規定标準配發的糧食與飼料。

二、曆史語境中的演變

  1. 唐代軍事制度: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節度使下設"糧料判官",專職管理軍糧、馬料及軍需品配給。此時"糧料"已發展為軍事後勤專有名詞,包含主食、副食、草料等完整供給體系。

  2. 宋代財政體系:元豐改制後設"糧料院"機構,據《宋史·職官志》載,其職能擴展至審核各級官署的俸祿支領,涵蓋文武官員的薪俸糧食與津貼物資。

三、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漢語大詞典》收錄雙重釋義:

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保留古義項,标注為曆史軍事用語。其語義演變軌迹完整呈現了漢語詞彙從具體到抽象、從專指到泛化的典型發展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糧料”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一、基本含義(現代用法) 指維持人或動物生存所需的食物,也可引申為保障生活的基礎物質條件。例如:“災後糧料儲備充足”中的“糧料”即指食物資源。

二、曆史專用含義(唐宋時期) 特指官員的俸祿及額外福利,包含俸祿以外的物資供給。據唐代韓愈《論變鹽法事宜狀》記載,官府會根據職務繁簡調整糧料分配,如“優恤糧料,嚴加把捉”。這一用法在《漢語大詞典》等文獻中均有收錄,屬于古代職官制度術語。


提示:現代語境下“糧料”使用較少,日常表達中更常用“糧食”“物資”等詞。若需研究古代職官制度,建議參考《新唐書·食貨志》等專業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隘跼黯陋白蔹辦房傍黑标下并且創行大雷大馬趴得手應心棟楹鈍語惡稔封蔽佛汗阜成公是先生滾刀肉橫眉豎目後兒花麻調嘴歡喜冤家箋管兼善天下谏院角戰驚起梁塵近因金陣犒賞可聽诳話勞勌勞徕李悝利權馬塍門内磨杵成針内畫壺毆傷磬出黥面驅赫容寬弱累删本深到梳頭盒子台候天底下體取提箱通常頑士握固五猖霞景獻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