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周 代的 鎬京 和 雒邑 。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竊強 秦 之三輔,陷隆 周 之兩京。”
(2).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漢 、 唐 的 長安 和 洛陽 。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 唐 杜甫 《戲贈阌鄉秦少府短歌》:“今日時清兩京道,相逢苦覺人情好。”
(3).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宋 代的 開卦府 和 河南府 。《宋史·太宗紀二》:“﹝ 雍熙 三年﹞九月丙寅朔,減兩京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釋之。” 宋 梅堯臣 《晚坐北軒望昭亭山》詩:“少客兩京間,熟遊 嵩 與 華 。”
(4).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元 代的 大都 和上都 開平 。 元 周伯琦 《天馬行應制作》:“屬車歲歲幸兩京,八鸞承禦壯瞻視。”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十八:“萬古龍門鎮兩京,懸崖飛瀑一般清。”
(5).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北京 和 南京 。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祝京兆書<兩京賦>》:“昔在 武昌 人家見 祝京兆 行書 都元敬 《兩京賦》,兩京者,即 明 之 北京 、 南京 。” 陳毅 《讀時下雜文因憶魯迅為長歌志感》:“ 重慶 有 老蔣 ,兩京踞敵僞。”
(6).借指兩 漢 。《陳書·儒林傳·沉不害》:“故東膠西序,事隆乎 三代 ;環林璧水,業盛於兩 京 。” 張舜徽 《廣校雠略》卷一:“叙及 三代 ,則移録《尚書》;事涉兩 京 ,則稱舉《史》《漢》。”
“兩京”作為曆史概念,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指代,主要涉及多個都城體系的政治、經濟中心。以下是詳細解釋:
“兩京”指某一朝代設立的兩個都城或重要行政中心,通常具有政治、經濟雙重核心作用。
周代
漢唐時期
宋元時期
明清時期
長安與洛陽是最具代表性的“兩京”,累計建都朝代超過20個,被稱為“中國古代文明雙核”。唐代詩人杜甫曾用“兩京”代指盛世繁華,如“今日時清兩京道,相逢苦覺人情好”(《戲贈阌鄉秦少府短歌》)。
“兩京”有時與“二京”混用,但後者更側重指代西漢長安與東漢洛陽,或明代北京與南京。如需了解其他都城體系(如三京、五京),可參考的擴展内容。
《兩京》是指古代中國的兩個重要城市——東京(今天的北京)和西京(今天的西安)。它是由“兩”和“京”兩個字組成。
《兩京》的拆分部首是“阝”和“土”,拆分的筆畫分别是2畫和3畫。
《兩京》這個詞最早見于《晉書·地理志·京兆府》:“秦并六國之後,初置京兆,為秦之第一都邑。天子命将軍張湯,歲使弘化于京師,天王既诏令京兆使佐之。其禮也曰:兆造三材于東、西二蠡,以應授産。管陳鬥卦,示以昭明。京兆野選《三五》之士,稅死其手。既而合衛于陰山、臨渭之下,為華陰。晉始建洛邑,京兆始西。”由于東京和西京分别位于東方和西方,因此被稱為《兩京》。
《兩京》在繁體字中寫作「兩京」。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兩京》在古代的寫法為「兩京」。
1. 《兩京》都是中國曆史上的重要城市。
2. 《兩京》是古代統治中心的所在。
組詞:京城、京師、京都、京華、京劇。
近義詞:雙京。
反義詞:單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