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淮的意思、兩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淮的解釋

(1). 宋 熙甯 後分 淮南路 為東、西二路,簡稱 淮東 、 淮西 ,後合稱其地為“兩淮”。《宋史·地理志一》:“ 高宗 蒼黃渡 江 ,駐蹕 吳會 ,中原、 陝右 盡入於 金 ,東畫長 淮 ,西割 商 秦 之半,以 散關 為界。其所存者 兩浙 兩淮 …… 廣西 十五路而已。”《元史·世祖紀十二》:“﹝ 至元 二十五年正月﹞己酉,詔 中興 、 西涼 無得沮壞河渠, 兩淮 兩浙 無得沮壞歲課。” 元 吳萊 《風雨渡揚子江》詩:“ 三楚 畸民類魚鱉, 兩淮 大将猶熊虎。”

(2).指今 江蘇省 長江 以北 淮河 南北的大部地區。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食貨》:“ 兩淮 鹽場鹽課銀,歲不下數萬千兩。”《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又在 兩淮 南北,直到 瓜州 地面,造起幾所義莊。”

(3). 淮陰 和 淮安 的合稱。解放初有 兩淮市 。

(4). 安徽省 淮南市 和 淮北市 的合稱。《人民日報》1984.4.18:“以開采利用 兩淮 煤炭和水力資源為重心,把 安徽 建成主要的能源基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兩淮”是一個曆史地理概念,其含義因時代和語境不同而有所變化,具體可分為以下四類解釋:

一、現代行政區劃

  1. 安徽省淮南市與淮北市
    這是當前最常用的定義。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節點,以能源産業著稱;淮北市地處安徽北部,是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的能源城市。

二、曆史地理概念

  1. 宋代“淮東”與“淮西”的合稱
    北宋熙甯年間,淮南路被劃分為淮東、淮西兩路,後統稱“兩淮”,涵蓋今江蘇、安徽兩省江淮之間的區域。

  2. 江蘇長江以北的淮河南北地區
    明清時期,“兩淮”常指江蘇境内長江以北的淮河流域,如《醒世恒言》中提到的“兩淮南北”即為此範圍。

三、其他合稱

  1. 淮陰與淮安(今屬江蘇)
    解放初期曾設“兩淮市”,包括淮陰和淮安,現為江蘇省淮安市轄區。

四、廣義文化區域

  1. 跨省交界地帶
    部分語境中,“兩淮”泛指蘇皖兩省淮河沿岸地區,體現地理與文化的交融性。

現代“兩淮”多指安徽淮南、淮北兩市;曆史範疇則需結合具體朝代和文獻背景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地理志》或地方志等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兩淮》的意思

《兩淮》指的是江蘇省淮安和安徽省淮南兩個地區的合稱。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兩淮》的拆分部首為“水”,拆分後的筆畫為“五、三、二”。

《兩淮》的來源

《兩淮》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當時淮安是揚州府、淮南是泗州府的轄區,兩地地理相近,經濟文化發展成熟,所以人們用“兩淮”來形容這兩個地區的聯繫和共同發展。

繁體寫法

《兩淮》的繁體寫法為「兩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把《兩淮》寫為「兩江」,表示淮安和淮南是兩個交彙的江河。

例句

1. 他是兩淮地區的商人,經營得非常成功。

2. 兩淮之間的交通十分便利,經濟交流活躍。

組詞

兩淮地區、兩淮經濟、兩淮交流、兩淮人

近義詞

淮洪、淮河流域

反義詞

其他地區、其他河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