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建立長官。《書·立政》:“國則罔有立政用憸人。”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上》:“言國家建立長官,毋或用憸人也。”
(2).确立為政之道。 漢 揚雄 《法言·先知》:“或問何以治國?曰立政。”《後漢書·黨锢傳·李膺》:“夫立政之要,記功忘失。”
(3).莅政;臨政。立,通“ 涖 ”。《史記·範雎蔡澤列傳》:“臣聞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賞。” 司馬貞 索隱:“《戰國策》‘立’作‘涖’。”
“立政”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側重,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指設立或任命官員,強調國家治理中選人任官的重要性。
指制定治國原則或政治制度,強調施政的根本理念。
通假“莅”字,意為親自處理政務或執掌政權。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史書及詩詞中的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句,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立政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包含了“立”和“政”兩個字。下面将對這個詞語進行詳細解釋。
“立”字的部首是“立”,它的筆畫數為五畫;而“政”字的部首是“攵”,它的筆畫數為九畫。
“立政”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它是指建立國家政權并進行政治管理的意思。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立政」。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據了解,在秦漢時期,古人将豎立後面加上‘至’字表示政,即「⿱立至」。這種寫法後來逐漸演變為現代“立政”的寫法。
1. 我們應該努力為社會的穩定與繁榮立政。
2. 政府需要制定新的法規來立政。
3. 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是立政的重要一環。
立功、立德、立業、立方、政治、政府
建立、确立、創設、确立、創立
廢除、解散、放棄、取消、廢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