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主管天文曆法的官。《左傳·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摯 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 鳳鳥氏 ,歷正也。” 杜預 注:“鳳鳥知天時,故以名歷正之官。” 孔穎達 疏:“歷正,主治歷數正天時之官。”
“曆正”是一個古代官職名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如下:
曆正指古代主管天文曆法的官員,主要負責制定曆法、校正天時,确保農事與節令的準确性。這一官職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七年》,其中提到少皞氏以鳳鳥氏為曆正,因鳳鳥被視為知天時的象征。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曆正”可引申為“符合曆史正統規律的事物或觀點”,強調遵循傳統道德與曆史脈絡。例如:“繼承曆正的精神”指傳承符合曆史發展規律的文化傳統。但這一用法多見于現代語境,古代文獻中未明确記載。
“曆正”的核心含義是古代天文曆法官職,源自先秦文獻;現代語境中偶作引申,但需結合具體上下文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及曆代注疏(如杜預、孔穎達的注解)。
《曆正》是一個漢語詞組,意思是指校正曆法、糾正曆法的行為或者文獻。它可以用作名詞,表示修正曆法的過程;也可以用作動詞,表示糾正曆法中的錯誤。
根據《康熙字典》,《曆正》的拆分部首是“日”,它的部首部首筆畫數為4畫。
《曆正》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曆法學中。在曆史上,中國曾經有許多種曆法,其中包括農曆、夏曆、秦曆等。由于曆法與天文現象緊密相關,因此曆法的糾正非常重要。通過不斷的觀測和修正,中國的曆法經曆了多次演變和糾正,使得曆法更加準确和科學。
《曆正》的繁體形式為「曆正」。
古代漢字寫法有一些區别于現代漢字寫法的特點。關于《曆正》,據《康熙字典》記載,其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是「歴正」。
1. 曆正是一個複雜而重要的任務,需要經驗和專業知識的支持。
2. 在曆史上,許多朝代都進行過曆法的修訂和曆正。
1. 曆朝曆正:指各個朝代進行曆法修正的過程。
2. 曆正學家:指研究曆法并進行修正的專家。
3. 曆正工作:指進行曆法修正的工作。
1. 校曆:指對曆法進行校對和修正的行為。
2. 修曆:指對曆法進行修訂和完善的過程。
《曆正》沒有明顯的反義詞,但可以與不糾正曆法、不修正曆法或錯誤曆法相對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