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城較遠的市集。《後漢書·劉玄傳》:“於是諸亡命 馬武 、 王常 、 成丹 等往從之;共攻離鄉聚,臧於 緑林 中,數月閒至七八千人。” 李賢 注:“離鄉聚謂諸鄉聚離散,去城郭遠者。大曰鄉,小曰聚。”一說地名。中華書局點校本校勘記:“離鄉聚。按:殿本《考證》 萬承蒼 謂 離鄉聚 地名, 章懷 注非。”
“離鄉聚”是一個存在兩種解釋的詞語,需結合不同來源進行辨析:
一、曆史地理概念(主要解釋) 根據權威的《後漢書》注釋,該詞指離城較遠的市集:
二、現代引申義(非主流解釋) 部分現代辭典将其解釋為“離開家鄉後再次聚集”:
辨析建議: 若閱讀古籍(如《後漢書》),應采信第一種解釋;若現代語境使用,需注意第二種解釋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為誤用。
離鄉聚是一個由離、鄉、聚三個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離開故鄉後再次聚集。
離鄉聚的部首分别是離字的禾部和鄉字的丨部。
離字的筆畫數為5畫,鄉字的筆畫數為3畫,離鄉聚的總筆畫數為8畫。
這個詞語的引申義是指在外遊子鄉願家鄉相聚的意願,也可用來形容離家後返鄉人聚會的場合。
繁體字為離鄉聚。
古時候離字的寫法為象形字,表示禾芽離地而生長,有移動的動态;鄉字的寫法則是用來表示鄉村的意義。
例句:他離鄉聚的原因是為了和家人團聚,度過一個難得的假期。
組詞:離開、鄉村、聚會
近義詞:離鄉散、離合聚散
反義詞:歸鄉、留守
【别人正在浏覽】